事情也真湊巧,麻老矮做雕花嫁妝那家的女伢,是靈芝的遠房表妹。女伢對麻老矮有極好的印象。認為他人雖長得丑點,他的肚才和手藝,完全可以彌補這點不足。當她聽到表姐與麻老矮對歌的事,就編著法子為表姐撮合這段姻緣。靈芝的針線做得極好,女伢就以請表姐幫忙做嫁奩為由,把靈芝請到了家中。她帶著靈芝看麻老矮制作的雕花嫁妝,說了許多贊揚雕匠的話。靈芝看了雕花嫁妝,也為雕匠的心靈手巧所打動。這時,與她在邊邊場上對歌的麻老矮突然出現(xiàn)在她的面前。聰明的靈芝明白了表妹的用心,便紅著臉對麻老矮說了一句:“看你不出,歌唱得好,雕花嫁妝也雕得這么好?!膘`芝動了心,一樁姻緣就這樣成就了。然而,一些人就是喜歡鉆牛角尖,硬要把他們的親事,扯到身身身身迷藥上去。
在浦陽一帶,人們對于麻家究竟有沒有身身身身迷藥的秘方,一直眾說紛紜。劉昌杰則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家里有個待嫁的女兒,對于這種奇招,不能沒有一點戒備。劉昌杰曾想過,讓雕匠在他屋里把雕花嫁妝做好,到時候再搬過來,多付點錢都是可以的。而當?shù)氐牧曀讌s是,雕花嫁妝必須在嫁姑的家里做成。做嫁妝的時間越長,便預示著夫妻過得幸福久長。劉家怎么能失去這個彩頭呢?劉昌杰還想避開麻家,另請別的雕花木匠。麻家人的手藝實在是太高超了。劉金蓮聲言一定要請麻家雕匠,旁人做的她不要。劉金蓮不知從哪里聽說,父母之所以拿不定主意,是擔心她會被麻家的身身身身迷藥迷住心竅。劉金蓮“咯咯”地笑得直不起腰。她對父母說:“你們的女兒難道也會被那丑八怪雕匠迷住心竅嗎?你們也太把女兒看扁了。”劉昌杰聽了女兒的話很是高興。女兒雖然只有十四歲,卻已經(jīng)懂事了。劉昌杰決定,請進麻家雕匠為女兒打雕花嫁妝。
劉昌杰和夫人劉鄔氏,生了一男一女,兒子劉金山,成婚還不到一年,兒媳名叫伍秀玲,是辰州厘金局伍總辦的女兒。麻家雕匠進屋之前,劉昌杰給家里的年輕女眷,包括秀玲和金蓮,訂下“約法三章”:“平時不能找雕匠閑談、玩耍;有事找雕匠必須通過大人;和雕匠談話必須有大人在場?!毙懔峋烤馆^金蓮年長幾歲,她明白長輩的良苦用心。不喑世事的金蓮,卻認為這是一個好笑的規(guī)定。雕匠進屋,是請先生擇了日子的。這天正逢浦陽鎮(zhèn)趕場。雕匠師父麻老矮帶著大喜、二喜,挑著行頭,進了劉家窨子。一同進屋的還有師父娘靈芝。靈芝來浦陽趕場,打個轉(zhuǎn)身就回麻家寨。有父親立下的規(guī)矩,金蓮不敢到廳堂里去看。她一上了繡樓,從那里往下看,一目了然。請來的雕匠師父和他的兩個兒子,一般的矮小,一般的丑陋,和外面的傳言沒得差別。令金蓮不解的是,那師父的婆娘,怎么長得那么光鮮?金蓮的母親雖是徐娘半老,卻風韻猶存。拿母親和那婦人相比,母親也黯然失色。金蓮不解,這樣光鮮的婆娘,怎么會嫁給如此丑陋的漢子呢?金蓮禁不住心里“咯噔”一下,天哪!這伙雕匠莫非真的有身身身身迷藥!她更想不通的是,老娘如此有模有樣,兩個兒子竟然沒得絲毫老娘的影子,而是把老子的尊容全盤繼承了下來。
雕匠進屋的第二天,麻老矮便帶著二喜回了麻家寨。劉家窨子里,只剩下大喜一個人。雕匠做雕花嫁妝有規(guī)矩:雕匠進了屋,在整堂嫁妝完成之前,屋里的雕匠是不能斷檔的。若是斷了,主東便認為是彩頭不好。父親臨走前,囑咐大喜把要雕作的家具先畫出個圖樣來請主人認可。這天下午,麻大喜拿著一張圖,來找劉昌杰:“老爺,我這里畫了一張圖,請你過目?!?/p>
“我看看,哦!是個梳妝臺的圖嘛!這是金蓮用的要讓她來看,還有太太、秀玲,讓她們都來看?!眲⒉苣弥榇笙伯嫷膱D,這樣吩咐丫頭桂香。
不一會兒,仨娘女來了,輪番捧著圖看。只見那梳妝臺的設計圖,除了上下的縷空雕刻之外,最突出的是一個由蓮花和鯉魚構(gòu)成的鏡座。
劉昌杰問女兒:“金蓮,你說說看,這張梳妝臺的圖是個什么意思?”
劉金蓮搖了搖頭,吐了吐舌頭,說:“我不曉得?!?/p>
劉昌杰哈哈地笑了。他對麻大喜說:“小師父,我來說說,你看對不對?這梳妝臺的底座,兩朵蓮花和兩條鯉魚。這蓮花,就是我的女兒金蓮;這鯉魚,就是我的女婿復禮(鯉)。小師父的意思是這樣嗎?”
麻大喜點著頭,說:“是的!老爺好悟性?!?/p>
秀玲在金蓮的耳邊說著悄悄話:“把你們倆的名字都雕了上去。我的那套嫁妝,可沒有這么個說法??!”
金蓮看著畫有蓮花、鯉魚的梳妝臺畫圖,不由得兩頰緋紅。
劉鄔氏夸獎道:“都說麻家雕匠手藝好,果然名不虛傳。這好手藝都出在雕匠師傅的心上?!?/p>
小雕匠麻大喜不卑不亢,侃侃而談:“這新娘房里的家具,除了床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這梳妝臺了。夫妻好合,常常表現(xiàn)在梳妝臺前。古時候,有個典故叫‘張敞畫眉’,在什么地方畫?就是在梳妝臺前。除了剛才老爺所說,把小姐和姑爺?shù)拿M,嵌入了畫面之外,我在畫這圖時,還想了一層意思?!?/p>
劉昌杰問道:“什么意思,你說說看。”
麻大喜說:“這畫面上的魚,自水中躍出。這蓮花又叫荷花。這張擺在新娘房中的梳妝臺,就是小姐和姑爺‘魚水和諧’呀!”
劉昌杰禁不住連聲稱贊:“對!魚水和諧!魚水和諧!”
麻大喜接著說:“再有,梳妝臺上為哪樣要雕兩朵蓮花、兩條鯉魚呢?這就是說,小姐和姑爺,永遠都成雙成對。蓮花和鯉魚,也不單只是嵌進小姐和姑爺?shù)拿帧9湃擞性娋洌骸谔煸缸鞅纫眸B,在地愿為連理枝。’這其中的‘連理’,也正好應在小姐、姑爺名字中的‘蓮’和‘禮’二字上?!?/p>
“好!好!”劉昌杰對于麻大喜的構(gòu)思贊不絕口。他萬萬沒有想到,一個來自苗鄉(xiāng)僻壤的小雕匠,竟有如此奇妙的構(gòu)思!為了再試他一試,劉昌杰問道:“你說說看,這‘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詩句,出自何人的哪首詩里?”
麻大喜回答:“它出自白居易的《長恨歌》,說的是唐明皇和楊貴妃娘娘生死不渝的情緣。”
“你常常讀書嗎?”劉昌杰問。
麻大喜說:“我們做雕匠手藝的人家,都是有錢的大戶人家。這些人家,都有好多好多的書,我便常常借來看?!?/p>
劉昌杰說:“我的屋里,也有好多好多的書,書房就在閣樓上。想看哪樣書,跟我說一聲,你可以到書房里去取?!?/p>
“多謝老爺!”麻大喜很有禮貌。他接著說:“如果老爺、太太點了頭,我就按照這個圖下料了?!?/p>
劉昌杰看著精彩的畫圖,實在有點不相信,就是眼前這個不起眼的小雕匠畫的。又問道:“出這樣的畫圖,你們雕匠有定規(guī)嗎?”
麻大喜回答:“定規(guī)是有,爹爹也把定規(guī)教給了我??刹荒芡耆罩ㄒ?guī)做。定規(guī)是死的,人才是活的。比如這個梳妝臺,就是依據(jù)小姐和姑爺?shù)拿M畫的。老輩有句話:‘十套嫁妝九個樣’。每套嫁妝,都要根據(jù)東家的不同情況,雕出不同的圖樣。這些圖樣都出在雕匠的心中。東家滿意了,雕匠心里就高興。做這樣一套嫁妝,花費銀錢,還要服侍匠人,一般人家是做不起的。我們這些做雕花木匠的,一世人生也雕不了幾套嫁妝。每雕一套,我們都會盡心盡力做好的。不圖富貴也圖名。留下個好名聲,手藝人也就心滿意足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