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高血壓,一路往“下”走
貼敷涌泉穴,可以補肝腎,扶陽氣,具有降血壓的功效。
患高血壓的人,有時沒有明顯癥狀,但通常表現(xiàn)為頭痛和眩暈。高血壓的發(fā)生,與先天陽氣不足和后天失調(diào)有關(guān)。人的頭部是陽氣會聚的地方,中醫(yī)稱為諸陽之會。一旦肝脾心腎的陽氣過于虧虛,就會導(dǎo)致濁陰之邪盤踞高巔,這樣一來,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就發(fā)生了高血壓。治療高血壓,不能單純針對血壓采取打壓措施,而應(yīng)該設(shè)法扶助陽氣,把濁陰疏散,把障礙掃除,這樣才有可能把高血壓治愈。
貼敷涌泉穴,可以補肝腎,扶陽氣,具有降血壓的功效。用蓖麻仁50克,吳茱萸20克,附子20克,共研為細(xì)末,加生姜150克,共搗如泥,再加冰片10克,和勻,調(diào)成膏狀。每晚貼涌泉穴,7天為1療程,連用3~4個療程,被高血壓糾纏的苦惱就會隨風(fēng)而散。
6.低血壓,再也不敢作祟
低血壓的根源,在于陽氣虧虛。對于陽氣虧虛引起的低血壓,可用溫陽祛寒的方法來治療。
成人血壓低于90/60毫米汞柱,即為低血壓。低血壓可引起眩暈、乏力等癥狀,導(dǎo)致工作能力下降。也會發(fā)生暈厥、跌倒、骨折等意外事故,引發(fā)心情壓抑、憂郁等精神癥狀,誘發(fā)短暫性腦缺血、腦梗死、心肌缺血,以及聽力、視力障礙。
低血壓的根源,在于陽氣虧虛。對于陽氣虧虛引起的低血壓,可用溫陽祛寒的方法來治療。當(dāng)然,簡便有效的方法,我以為還是食療。這里,我向大家推薦一個食療方子:母雞1只,板栗80克,熟地40克。母雞洗凈切塊,與栗子、熟地一起,加清水適量,煮熟后放適量鹽、味精。食肉飲湯,每天1次。
母雞具有滋補的作用,板栗有益于助腎陽,熟地補血滋陰,三者同用,可以極大地補氣溫陽,讓低血壓束手就擒。
在此,再向朋友們推薦一個經(jīng)臨床驗證效果不錯的單方:桂枝10克,肉桂10克,甘草10克,麥冬10克,五味子6克,紅參5克。開水沖泡代茶飲用,每日1劑。此方溫陽散寒,適用于陽氣虧虛引起的低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