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生病的吃法(3)

健康書 作者:王長松


“五果”為“李、杏、棗、桃、栗”等多種鮮果、干果和堅果。它們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和食物纖維,還有植物蛋白質。鮮果生吃,能保證維生素不被烹調破壞;鮮果加工成干果后,便于運輸和貯存,雖然水溶性維生素有損失,但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反而因脫水而增多;堅果類如花生、核桃、瓜子、杏仁、栗子等,所含的蛋白質類似豆類,可彌補谷類蛋白質的不足。

“五菜”為“韭、薤、葵、蔥、藿”,泛指各類蔬菜。這些能補充營養(yǎng),補益臟腑之氣,使體內各種營養(yǎng)素的補充更加豐富。“五菜”能補充“五谷”的不足,輔助谷氣,疏通壅滯。少數(shù)蔬菜性質溫暖,還能起到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的作用,是排寒的主要食品。

“五畜”為“雞、羊、牛、馬、彘”,泛指畜、禽、魚、蛋、奶類動物性食物。肉類食物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可以彌補植物蛋白質的不足。

總之,合理的營養(yǎng)結構應當是以五谷雜糧為主食,以果品為輔助,以肉類和蔬菜為補充。常言道,“論吃還是家常飯,論穿還是粗布衣”,這是符合養(yǎng)生原則的。

了解您身體真正的需要

合理的飲食,除了講究營養(yǎng)均衡,五味調和之外,還應當因人而異,根據(jù)自身的體質狀況,選擇暖性或涼性且針對性更強的食物進行調理。

中醫(yī)將常見的體質分為八種,分別是氣虛體質、血虛體質、陰虛體質、陽虛體質、氣郁體質、血淤體質、痰濕體質和陽盛體質。這八種體質各有特點,有時可能會相兼互見。

氣虛體質。這類朋友的特點是經(jīng)常感到氣短乏力,容易倦怠,說話都嫌累,動不動就出汗,舌頭顏色淡白,脈虛弱無力。其最主要的特征是不能耐受體力勞動,稍重的活兒,一干就會氣喘吁吁。當病情加重時,根據(jù)所患疾病的不同,有的朋友會咳喘無力,有的朋友會大便溏泄,有的朋友會脫肛、子宮脫垂,有的朋友會心慌心跳、精神疲憊,有的朋友會腰膝酸軟、小便頻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帶清稀。

這類朋友的飲食,要以補氣養(yǎng)氣為主。其中,肺、脾、腎是調補的重點。食物中,能夠補氣的包括:粳米、糯米、小米、大麥、蕎麥、山藥、馬鈴薯、大棗、胡蘿卜、香菇、豆腐、雞肉、鵝肉、鵪鶉、兔肉、牛肉、狗肉、青魚、鰱魚等。常見補氣中藥則有黃芪、黨參、人參、太子參、山藥、茯苓、白術等,可以選擇其中的一至兩味,制成藥茶、藥粥、菜肴食用。

血虛體質。這類朋友由于缺血,身體各部位失去了血液的濡養(yǎng),因而呈現(xiàn)黃白之色,而缺少血色。比如面色蒼白,沒有光華,或者面色萎黃,嘴唇、指甲顏色淺淡,沒有“小太陽”,下眼瞼色淡等。血虛的人特別不耐受腦力勞動,容易失眠,會感到記憶力下降,思維變得遲鈍。讓其做個計劃,寫份標書,作份總結……只要是動腦筋的事情,都感到難以勝任。

血虛體質的調養(yǎng)要點是補血養(yǎng)血。食物中能夠補血的,有紅棗、花生、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蘿卜、豬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魚、海參、鱔魚等。常見補血中藥,如阿膠、當歸、熟地、白芍、紫丹參、仙鶴草等,都可以適當選用,配制成藥膳。

陰虛體質。陰虛體質的特點是成形體偏瘦,容易口干舌燥,容易心煩口渴。有的朋友會說自己手腳心發(fā)熱發(fā)燙,晚上睡覺要把腳伸到地板上才覺得舒服,手也想抓一個涼東西;大便比較干,不容易排出;舌頭顏色紅,舌苔少,甚至沒有舌苔,患病時,以上這些癥狀更加明顯。若是肺病,則伴有干咳少痰、潮熱盜汗;心病則心慌健忘、失眠多夢;腎病則腰酸背痛、眩暈耳鳴;肝病則兩脅疼痛、視物昏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