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是系統(tǒng)的囚徒(13)

第五項修煉:心靈篇 作者:(美)彼得·圣吉


這里的“結構”一詞,不是指縝密的論述和推理中的“結構”,也不是組織架構圖表中的“匯報程序結構”。系統(tǒng)結構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影響行為表現(xiàn)的重要的相互關系。但這種相互關系也不是指人際關系,而是關鍵變量之間的關系,比如發(fā)展中國家的人口、自然資源和食品生產之間的關系,還有高科技公司工程技術人員的產品理念、技術訣竅和管理技巧之間的關系。

在啤酒游戲中,導致原始訂單和存貨搖擺不定的系統(tǒng)結構,包含了多環(huán)節(jié)的供應鏈及其不同層次之間的庫存延遲、每個環(huán)節(jié)中可用信息的有限性,以及影響啤酒訂單的個人目標、成本、觀念和擔心。然而,“系統(tǒng)結構”這個術語并不是指獨立于個體之外的結構,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人類系統(tǒng)的結構特性非常微妙,因為我們自己就是結構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我們經常有能力改變自己身處其中的結構。

然而,我們往往察覺不到自己有這種能力。事實上,通常我們根本看不到結構模式的作用。我們反而只會感到,自己被迫以某種方式行事。

在1973年,心理學家菲利浦?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做過一個實驗。他在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大樓的地下室建立了一個模擬監(jiān)獄,令大學生們分別擔任囚犯和獄警的角色。試驗開始一段時間后,出現(xiàn)了“囚犯”輕微的反抗和“獄警”的武斷行為,后來逐漸升級成為難以控制的造反與虐待,直至“獄警”開始在身體層面虐待“囚犯”。這時,試驗主持者感覺到局勢很可能要失控,會發(fā)生危險。試驗最終提前結束了,因為在這個試驗進行到第六天時,試驗對象開始感到郁悶和壓抑,出現(xiàn)失控的哭泣,表現(xiàn)出心理疾病的癥狀。12

我永遠不會忘記一個令人不寒而栗的、有關國際政治結構影響力的例證。那是在前蘇聯(lián)出兵阿富汗幾個月后,蘇聯(lián)大使館的一位高級官員在私下會晤時說的事。那位官員口若懸河,一本正經地講述了關于蘇聯(lián)如何成為在阿富汗建國后第一個承認它的國家的事情。盡管阿富汗內部不和、局勢不穩(wěn)定,蘇聯(lián)是第一個不斷給予它幫助的國家。而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由于來自游擊隊內部派系之爭的威脅不斷加劇,阿富汗政府請求蘇聯(lián)增加救援。開始時規(guī)模不大的援助,逐漸導致了越來越大的需求和越來越廣的援助范圍。結果,那位官員總結說:“我們除了軍事干預以外,已經別無選擇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