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李平找到我,“謝耘,大家感到和你一起工作比較有壓力,這種狀況好像不太對吧?”他客氣地提醒我。話很短,語氣也不激烈,可是卻讓我愣住了。是呀,我們這個擔負著整個公司希望的隊伍,只有六個人。公司遠在國內(nèi),很多事情一時都幫不上忙。我們把吃奶的勁使出來,還未必能夠完成任務,我有什么理由用一種消極負面的態(tài)度去對待別人的工作?沒有譚自強的經(jīng)驗,我們怎么能在2月初完成原理樣機?沒有李平他們前期產(chǎn)品開發(fā)的基礎,我們不知要花多少時間去解決產(chǎn)品外觀等問題;即使吳志聰缺少經(jīng)驗,但是他任勞任怨,誰給了我權利可以蔑視他的辛勤勞動?我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自己把所有的事情都包下來,更何況至少當時在經(jīng)驗上,我在許多方面還不如別人。
作為一個管理者,我的職責是完成公司的任務,而要完成任務,我必須想方設法讓大家把自己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要做到這一點,我應該給大家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和氛圍。在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我可以依靠的只有眼前這幾個人。我應該做的不是去指責和抱怨,而是要建設性地幫助大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和做學生有著本質的區(qū)別。作為學生,你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夠學好;但是在工作中,沒有大家的配合,你通常只能一事無成。
其實,當你向別人宣泄自己負面情緒的時候,盡管當時你可能得到一種輕松甚至是滿足??墒牵阖撁娴那榫w一定會在別人那里引起一定的反應,而且通常會是同樣負面的反應。如果你是一個組織的一員,這種負面的反應將會在你所處的組織中擴散,最終通常還會以某種形式反饋給你自己。更為糟糕的是,反饋回來的,可能比你當初釋放的,要強烈許多倍。這種循環(huán),對于工作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如何用一種積極的正面的態(tài)度去對待你周圍發(fā)生的事情,確實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這不只是心理的成熟,更需要自己對這個包括你自己在內(nèi)的世界,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