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蘭德斯是當時即將出任美國總統(tǒng)的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的密友。這位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秉承了那個專門揭露丑聞的律師的思想觀念,并且在他1912年的競選活動中鄭重其事地承諾要懲治腐敗的金融托拉斯,防止它篡奪美國人民與生俱來的民主權利。威爾遜接受了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提名,接著他在民主黨大會發(fā)表演講時就開始猛烈抨擊華爾街:“那里不光有龐大的托拉斯與聯(lián)合公司……還有更了不得的東西……更為陰險狡詐的、更見不得人的、更難以應付的事情。銀行、鐵路公司、快遞公司、保險公司、制造業(yè)公司、礦業(yè)公司、電力公司與地產開發(fā)公司結成了龐大的行業(yè)聯(lián)盟……它們之所以能夠捆綁在一起,是因為這樣一個事實,即它們的股東大會與董事會只是由數量極少而且關系緊密的財團在背后控制和支配的……如果大亨們樂意,他們就可以牢牢控制,既可以控制其信貸規(guī)模又可以直接控制企業(yè)?!?/p>
在普約主持的聽證會上,斗爭雙方勉強攤牌了。聽證會的證人們來自各大金融機構的高層管理人員,比如綽號“銀狐貍”的詹姆斯·奇因(James Keene),他似乎肯定托拉斯確實是存在的,而且擁有絕對的權威。芝加哥大陸與商業(yè)國家銀行的喬治·M·雷諾茲(George M. Reynolds)坦承說:“我認為現(xiàn)在全國的金錢就掌握在十幾個大亨手里。我認罪,我就是其中之一?!?/p>
其他證人則堅持高唱反調,摩根是風頭最勁的一位。在媒體看來,他出席國會聽證會的那次公開露面不啻于一位外國貴賓的來訪。摩根身邊的隨行人員達到一個營的規(guī)模,包括律師、合伙人及其家族成員。他冷靜地辯解說,他在經濟事務中絕對沒有任何特殊的影響力。在擁擠不堪的房間里站著的觀眾們聽到此話都驚得目瞪口呆。起訴律師團主席塞繆爾·安特邁耶(Samuel Untermeyer)帶著一堆堆的書面證明材料抵達會場,訊問了摩根。聽證會記錄大概是這樣的:
安特邁耶:你在這個國家的任何工業(yè)部門都沒有任何影響力,是嗎?
摩根:我絕對沒有。
安特邁耶:一丁點兒也沒有嗎?
摩根:一丁點兒也沒有。
安特邁耶:而你也不尋求產生任何影響力嗎?
摩根:我也不尋求任何影響力。
安特邁耶:這些體系與銀行的兼并重組也沒有絲毫壟斷經營的傾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