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送杜十四之江南(唐)孟浩然

新課標小學生必備古詩詞(二年級) 作者:張在軍


送sòng杜dù十shí四sì之zhī江jiāng南nán①

(唐)孟浩然

荊jīng吳wú②相xiāng接jiē水shuǐ為wéi鄉(xiāng)xiāng,

君jūn?qù春chūn江jiāng③正zhèng渺miǎo茫máng④。

日rì暮mù征zhēng帆fān何hé處chù泊bó?

天tiān涯yá一yí望wàng斷duàn人rén腸cháng。

【注釋】

①杜十四:指作者的朋友杜晃。之:往。

②荊吳:泛指江南。

③春江:泛指江南一帶春來水滿的江河。

④渺茫:指煙波浩淼的樣子。

荊州和東吳是接壤的水鄉(xiāng),你離去的時候,春天的江水正渺渺茫茫。太陽將要落山,遠行的小船將要停泊在何處?抬眼向天盡頭望去,真讓人肝腸寸斷,憂傷至極。

這首詩音節(jié)流暢,語言樸素而又感情真摯,充滿了對遠行朋友的憂慮和關懷。前兩句寫江南水勢的遼闊無邊,跟后面的“日暮”、“征帆”恰好相對照,渲染出了孤帆遠揚的暮春景色。正因為這一對照,才會使作者發(fā)出“何處泊”的疑慮和“斷人腸”的感嘆。

此詩表達了作者的離別之痛,耐人尋味。

【閱讀訓練】

1《送杜十四之江南》中的“杜十四”指作者的朋友,“之”的意思是。

2這首詩的作者是朝詩人。

春天到來,江南一帶的江河水都漲滿了。你們那里的小河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請你仔細觀察,然后寫一段話描述一下春天的小河吧!

孟浩然陪酒而逝

公元741年,即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詩人王昌齡南游襄陽。襄陽籍著名詩人孟浩然此時患有癰疽(一種皮膚和皮下組織化膿性炎癥,局部紅腫,形成硬塊,表面有膿包,有時形成許多小孔,呈篩狀,嚴重時,可能還會誘發(fā)敗血癥),雖然病將痊愈,但郎中囑咐不可吃魚鮮,要忌口。孟浩然與王昌齡是好友,好友來了,好客的孟浩然難免要盡地主之誼,設宴款待遠道而來的貴客。漢江中的查頭鳊,肥而味美,歷來是襄陽人宴席上的一道美味,這次當然也少不了。一時間,觥籌交錯,賓客相談甚歡。忘乎所以的孟浩然見到查頭鳊,不禁食指大動,舉箸就嘗。不料,王昌齡還沒離開襄陽,孟浩然就已經病倒,并很快離別了人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