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投資,千萬次的問(5)

中國式價值投資 作者:李馳


2005年,我重新回到一別五年的A股市場。這一年“五一”前夕啟動的股權分置改革,等于讓A股市場的整體PE迅速打了個七折,使A股市場出現了久違的估值“洼地”,部分股票的性價比開始比香港市場的更有吸引力。同年7月21日啟動的人民幣浮動匯率制等于為日后人民幣升值預期對金融、地產股的影響埋下了金種子,我從2006年初就研究清楚了這一蝴蝶效應的因果關系,并在同年底的博客上公開了觀點。

這一次從一開始起,我在A股市場就只買了兩只當時沒有人喜歡的“白馬股”:招商銀行和萬科A。2007年5月,我又買入中信證券。2006年-2007年是歷史少有的大牛市,兩年間我持股不動。同時,將注意力放在了閱讀、研究宏觀經濟和跟蹤個股以及研究其它市場的投資機會上。

在此期間,我潛心研究索羅斯的理論,尤其是對他的“測不準原理”和市場自強化理論,深為贊賞。我將它運用在國內市場,得出的結論是:如果絕大多數投資者對股票高市盈率不是拒絕而是接受,并以為永遠應該就是那樣合理,那么市場就離新的平衡點被破壞的日子不遠了。

2007年8月,上證指數接近5000點,我判斷“市場離新的平衡點被破壞的日子可能不遠了”,于是賣出了僅有的三只A股,分別獲得了1000%、500%、100%以上的投資回報。然后開車去新疆“閑晃”了二十多天。

幾乎多年全勝的戰(zhàn)績總讓人沾沾自喜,于是2007年底折讓巨大的海通證券增發(fā)股成為我多年不敗后的“滑鐵盧”,全球金融危機讓證券市場遭受到重挫, 2008年底海通證券增發(fā)股可流通后的價格與一年前我買入的增發(fā)價比較幾乎是腰斬,這一次牛尾甩中了我一小鞭,十分幸運的是我的倉位并不算高?!安皇怯肋h都不犯錯誤,而是勿犯致命的錯誤”也是我現在常常嘮叨的“投資學”老生常談了。

2008年股市下跌到2700點后,我在A股市場又找回到當年香港兩次股災后的市場感覺。我重新在大眾恐慌情緒不斷加重的A股市場滿懷信心地進場買入,越跌越買,到2000點左右重倉持有。這個過程中,市場仍在繼續(xù)下跌。但我確信:好東西,那些低價賣掉它們的人,遲早會回頭在更高價搶著再買回去,在本書出版時,這樣的事情已經發(fā)生。

從2006年到現在已有的三年多的股票投資全過程,在我的新浪博客上有完整的公開記錄。當年用于自賞的日記現在已經成為了人人可以讀的博客,“評論”里的言論充分反映出當時市場的瘋狂或恐懼情緒,它也成了我探測“市場先生”體溫的最佳溫度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