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動靜間捕捉時機
定時醒來賣股票
媒體有時候稱我為“復制巴菲特”,因為我堅持選股與估值的重要性;但有時候他們又稱我為“中國的索羅斯”,因為我在2007年下半年的股市高峰中全身而退,又在次年下半年進場抄底。
索羅斯不相信市場永遠有效,也不相信投資者能保持理性;我也一樣。今天回頭看,在2007年下半年絕對昂貴的市場中,買入相對便宜的“打折”資產(chǎn),一樣會形成巨大潛在風險。牛市里的洼地,比熊市里的高原還高。
“知止”是牛市里最應該牢記的古訓,尤其牛市末期過分熱鬧的時候,市場風險更是非常大。當看到大市值股票不動、三四線股票亂竄、小道消息遍地飛的時候,這個市場已經(jīng)暫時沒有什么甜頭了。當周圍的人似乎都很容易賺錢的時候,誘惑可能會戰(zhàn)勝謹慎的心理;作為理性的投資者,我們根本沒有必要在此時冒很高風險,來進行賭博式投資。
熱鬧的市場中大打折扣賣的東西一定有人搶,如海通證券(600837.SH)于2007年11月定向增發(fā)時,發(fā)行底價由13.15元提至35.88元,錢少(低于30元)還搶買不到。真是再次證明“有錢人好賺錢”是個荒謬命題。一年之后,增發(fā)股解禁時,股價已遭“腰斬”,多少機構泥足深陷?回頭再看,最初的增發(fā)價其實已經(jīng)被嚴重高估。但標高價格后然后打折賣的東西總讓買家有有利可圖的“良好”感覺,類似的故事片幾乎天天在證券市場中上演。所以“老婆說,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是個相當寓意深刻的故事。
絕對高的安全邊際,是一切投資的絕對生命線。在牛市里怎么強調都不為過。
市場一次又一次的告訴我們,機會猶如不斷開進站的地鐵,永遠有人少而不擁擠的下一班車。熊市里有一趟接一趟空蕩蕩的地鐵,你上車后甚至可以躺在座位上睡個好覺,而且睡醒后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數(shù)錢。永遠不要在牛市中擠上一班人已經(jīng)很滿的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