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為了破局,為了獲得成功,我們不得不提倡一種忍辱含垢的精神。只有忍受屈辱,承擔重任,才能為走出不利局面打好基礎。
為什么要忍辱含垢?忍辱含垢的重點就在一個“忍”字上。古老的智謀教導我們,小不忍則亂大謀。是的,在千變?nèi)f化的人世間,難免要發(fā)生碰碰撞撞,尤其是在深似海的局中,爭爭斗斗更是難免。置身在矛盾的環(huán)境中,只有忍辱負重,方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自古以來,都把忍辱負重稱為擔當大任的美德??v觀古今成功人士,無不是靠忍而成就事業(yè)的。例如,康熙智擒奸相鰲拜,就是一場獨具匠心、設計巧妙的斗爭,行動干凈利落,在神不知鬼不覺之中,便把權(quán)傾朝堂的鰲拜按倒,不動聲色地把國家大權(quán)奪回自己手中。
康熙,名玄燁,八歲那年,父親順治帝去世,他便登基當了皇帝。因為還是個孩子,不能處理朝政,順治死前留下遺囑,任命自己最信任的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人為輔政大臣,輔佐年幼的康熙,執(zhí)掌朝政。索尼感到責任重大,立即代表四人宣誓:“索尼等誓以忠誠,共生死,輔佐政務;不偏私親戚,不計怨仇,不求不義之富貴,不聽兄弟子侄之私言,不接受賄賂,不結(jié)黨營私,只以忠心報答已故皇上信賴之恩?!?/p>
四大臣信誓旦旦,忠心可嘉。可是,沒過多久,鰲拜就把誓言忘得一干二凈。鰲拜平時專橫跋扈,居功自傲,盛氣凌人,朝中文武官員多半都怕他。他一受“顧命”,就利用權(quán)勢迫害和他意見相左的人。內(nèi)大臣費揚古系開國元勛,因為同鰲拜有矛盾,便被陷害處死。
鰲拜的野心很大。在四大臣中,他位在最末,可他不甘居人后,總想自己獨攬大權(quán),凡事恣意橫行,不準別人提異議。索尼是四朝元老,資歷最深,列輔臣首位。但他年老多病,管不了多少事,對鰲拜無可奈何。遏必隆明哲保身,凡鰲拜所為,都一一默認。只有蘇克薩哈不服,經(jīng)常和鰲拜爭論。為調(diào)換旗地事,兩人的矛盾勢同水火。八旗兵初入關(guān)時,曾一度爭相圈占土地。鱉拜屬鑲黃旗,他看中了正白旗的土地,提出互換。負責辦理調(diào)換旗地的大學士兼戶部尚書蘇納海及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lián)三人,認為此事不可行,請求停止圈換。鰲拜大怒,立即下令將蘇、朱、王三人逮捕,交刑部議罪,并提出應處以死刑。蘇克薩哈屬正白旗,堅決反對調(diào)換旗地,不同意將蘇、朱、王三人處死??滴醺械酱耸聫碗s,不便馬上作出決定,沒有同意鰲拜的主張。事后,鰲拜竟假托旨意,最后把蘇、朱、王三人殺掉了。因這件事,鰲拜轉(zhuǎn)怒于蘇克薩哈,動了殺機,伺機下手。
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康熙年十四歲時,正式親政。在此之前一個月,索尼病故。蘇克薩哈感到難與鰲拜共事,產(chǎn)生退隱之念,便向康熙請求辭去輔政大臣的職務,允許他去守護先帝陵寢,以保全余生??滴跸轮纪炝?,因不解其中原由,命議政王大臣問明奏來。蘇克薩哈要求辭職守陵,意在逼使鰲拜交權(quán),因而激怒了鰲拜。鰲拜乘機興大獄,與黨羽策劃,給蘇克薩哈定了二十四條罪狀,擬將蘇及其長子內(nèi)大臣查克旦處以殘酷的磔刑,馀子六人,孫子一人,兄弟之子二人,還有同族人前鋒統(tǒng)領白爾赫圖、侍衛(wèi)額爾得等一律處斬。康熙多少隱約知曉一些他們兩人的矛盾,因而沒有批準鰲拜這個要求。鰲拜上殿,當面與康熙爭辯,康熙仍不同意。鰲拜急了,揮拳強辯,疾聲厲色,把康熙嚇得心驚膽顫。逼了幾天,康熙被迫批準了鰲拜的全部要求,只將蘇克薩哈的磔刑改為絞刑,算是對有功之臣的一點微小的照顧??蓱z蘇克薩哈征戰(zhàn)幾十年,功勛之家卻落得一個滅族的悲慘結(jié)局!
害死蘇克薩哈后,鰲拜更加肆無忌憚,為所欲為,班行章奏,自列首位。遏必隆甘居其后,事事都聽鰲拜擺布。康熙八年元旦,鰲拜率諸臣上殿賀年,身穿一黃袍,式樣和質(zhì)料儼如皇帝,所不同者,只是帽子上打了個紅絨結(jié),而康熙戴的是一顆東珠,康熙雖已親政,但朝廷實權(quán)仍操在鰲拜之手。鰲拜大肆結(jié)黨營私,把其黨羽包括兄弟子侄都安插到朝廷各個部門,六大部的首腦幾乎全是他的人。這樣,鰲拜便牢牢控制了政局。每有大小事件,如任免官員、實施政策等,諸臣都先到鰲拜家里議定,然后再通知康熙實行,這等于把康熙置于傀儡地位??滴鹾軔阑穑粫r也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