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的說法嗎?李世民確實在預(yù)謀造反?;实郯牙钍烂窠械綄m里,給李世民看這個報告,李世民一看太史報告,想: 壞了,自己的事情暴露了。 他很緊張,但他畢竟久經(jīng)沙場,反應(yīng)很沉著,說是他哥哥弟弟要陷害自己,忽然大哭起來,說: 我給國家立了這么多功勞,沒有對不起哥哥弟弟,但哥哥弟弟非要置我于死地,我死了也無所謂,但在地下見了竇建德多沒顏面,我沒有臉去地下見他。 李世民先用了倒打一耙的計策,因為有可能太史的報告出來后皇帝會采取手段。李世民很聰明很迅速地利用了這件事,他先說是哥哥弟弟陷害他,然后又說或許是因為他知道哥哥弟弟淫亂后宮的事,哥哥弟弟想殺人滅口。這等于提出一個新的控訴,說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亂后宮,這是很大的罪行:這兩個人和皇帝的妃子關(guān)系不正常,很曖昧,公然給父親戴了綠帽子。面對新的控訴,李淵立刻暴跳如雷。沖誰暴跳如雷,現(xiàn)在說不清楚,或許是對太子或許是對秦王,總之李淵生氣了,并且立即做出一個決定:明天早晨三方會審,李世民、太子、李元吉、宰相都來,大家會審到底有沒有這樣一件事。這個決定看來是針對李世民的,如果李淵確認這件事發(fā)生,正確的反應(yīng)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會公然對質(zhì)。李淵肯定是不相信李世民的控訴,一定是暗自下定決心,你竟然可以不顧老父親的榮辱,明天大家當堂會審,你要舉證,舉不出證來就是誣陷,你竟敢利用父親的名譽?,F(xiàn)在可以推斷李淵暴跳如雷一定是針對李世民,李世民的說法太過分了,李淵沒有想到這是李世民在利用他。李世民設(shè)了埋伏,要引哥哥弟弟進包圍圈,最佳的人選就是李淵。李淵去告訴太子和齊王有事,兄弟兩個人入宮要路過玄武門,進入了李世民的包圍圈。當李淵很討厭老二李世民時,李世民已經(jīng)充分調(diào)動了李淵,讓李淵成為李世民殺害哥哥弟弟的契機。李淵當天晚上就通知了太子和李元吉,李元吉去找太子說: 很蹊蹺,應(yīng)當在家不應(yīng)當去。 如果聽了李元吉的話,李世民就會麻煩了。這事怪太子李建成,他對自己有充分的把握,說長安是自己的勢力范圍,沒有問題,要親自去了解。于是哥倆及時準確地進入了李世民的包圍圈?,F(xiàn)在看,肯定沒有淫亂后宮的事情,這是李世民的一個借口,通過皇帝來調(diào)動哥倆的借口,這招用得很險,但用得也很到位。李淵是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的一個棋子,李世民把哥哥弟弟殺掉了,把皇帝控制起來,皇帝才知道長安和朝廷已經(jīng)都被李世民控制了,李淵立刻同意了李世民的所有意見。玄武門之變,李世民險勝,殺掉了兩個兄弟及兄弟的孩子。貞觀九年時李淵才去世,當了九年的太上皇,李世民獲得了國家的統(tǒng)治權(quán),就是唐太宗。
唐太宗為何發(fā)動政變?因為他越來越走下坡路,如果不用軍事政變就會滿盤皆輸,采取軍事政變是最后一個辦法,出現(xiàn)任何一個差錯,整個計劃就會毀滅。一個至高無上的皇帝地位的取得,是經(jīng)過這樣殘酷殘忍的手段。在這樣的背景下當上皇帝,江山牢靠嗎?唐太宗如何做,才能使以不合法手段獲得的權(quán)力慢慢合法,讓大家慢慢接受,從不名譽的篡位者成為千古明君?這個變化即是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是如何發(fā)生的呢?這必須要問,一個篡位者如何成為一代明君?這是唐太宗一生的一個問題,我們看唐太宗是如何做的,就會知道,這個轉(zhuǎn)變是逐漸實現(xiàn)的。所有百姓對誰做最高統(tǒng)治者真的關(guān)心嗎?其實并不關(guān)心。老百姓關(guān)心的是國家實施什么樣的政策、對他們的生活有什么樣的影響?一般的官員其實也是這樣,關(guān)心的是新的皇帝對他怎么樣?唐太宗上臺當天,就在當天晚上發(fā)布了一個命令,為的就是如何穩(wěn)定當時的局勢,讓大家都承認他。他采取了一系列的辦法,如何爭取百姓、如何爭取有影響力的人、如何爭取輿論。除了國家從上到下是嚴密的組織系統(tǒng)外,最有組織性的是佛教和道教,在當時很盛行,對老百姓影響很大。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