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把握分寸,與同事和諧相處

職場口才:說出“金飯碗” 作者:桑希臣


辦公室語言四忌

在競爭意識如此之大的今天,哪個人不希望自己早日鶴立雞群而傲視群雄?按照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xí)慣,既能讓自己有所進步,又不會遭到同事的嫉恨和攻擊,這才是職場里的高手。那么,怎樣做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呢?在辦公室說話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不人云亦云

所有的老板都賞識那些有頭腦和主見的職員。如果你經(jīng)常只是別人說什么你也說什么,表達不出自己的獨到見解,那么你在辦公室里就很容易被忽視了。說話做事應(yīng)該有自己的主見,不管你的職位如何,你都應(yīng)該發(fā)出自己的聲音,應(yīng)該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

2不把交談當(dāng)成辯論

要學(xué)會與人友善相處,說話態(tài)度要和氣,要讓人覺得有親切感,即使是有了一定的職位,也不能用命令的口吻與別人說話。雖然有時候,大家的意見并不統(tǒng)一,但是有意見可以保留,對于那些原則性并不是很強的問題,有必要爭得你死我活嗎?的確,有些人的口才很好,如果你要發(fā)揮自己的辯才,可以用在與客戶的談判上。如果一味好辯逞強,會讓同事們敬而遠(yuǎn)之,久而久之,你不知不覺就成了不受歡迎的人。

3不當(dāng)眾炫耀

即使自己的專業(yè)技術(shù)過硬,即使你是辦公室里的紅人,即使老板非常賞識你,這些都不能夠成為你炫耀的資本。再有能耐,在職場中也應(yīng)該小心謹(jǐn)慎。要知道,強中自有強中手,要學(xué)會虛懷若谷,否則,假如哪天來了個更加能干的員工,那你一定馬上成為別人的笑料。假如哪天老板給了你一筆額外獎金,你就更不能在辦公室里炫耀了,別人表面上恭喜你的同時,內(nèi)心也許在嫉恨你呢!

4不暴露隱私

我們身邊總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喜歡向別人傾吐苦水。雖然這樣的交談能夠顯得你很坦誠,能夠很快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你們之間很快變得友善、親切起來,但心理學(xué)家調(diào)查研究后發(fā)現(xiàn),事實上只有1%的人能夠嚴(yán)守秘密。

因此,當(dāng)你的個人生活出現(xiàn)危機,如失戀、婚變之類,最好還是不要在辦公室里隨便找人傾訴。當(dāng)你的工作出現(xiàn)危機,如工作上不順利,對老板、同事有意見有看法時,你更不應(yīng)該在辦公室里向人袒露胸襟,任何一個成熟的白領(lǐng)都不會這樣“直率”的。自己的生活或工作有了問題,應(yīng)該盡量避免在工作的場所議論,不妨約幾個知心朋友下班以后找個地方好好聊。做個“會說話”的好同事

俗話說:“過什么山唱什么歌,見什么人說什么話?!边@并不是教人一味阿諛逢迎,而是教人要努力做到在適當(dāng)?shù)臅r機說適宜的話,說話能夠因人而異,善于用語言打動人心,使對方感到震撼、信服或感激。

在職場中,同事之間交流的語言無外乎三類:沒有任何功利性,一般交談的平和性語言;想要爭取對方為我服務(wù),想要達到某種目的而進行交談的攻取性語言;婉轉(zhuǎn)拒絕、回?fù)舴垂サ姆朗匦哉Z言。在職場中,如果這三類語言運用得當(dāng),就會在與同事相處中如魚得水。

1平和性語言

從我國古代起,就講究要想事業(yè)成功就必須達到“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天時”“地利”,只可以借助而不可創(chuàng)造,“人和”則是可以通過人類自身的努力做到的。無論你在你的公司、單位或任何一個利益共同體中處于怎樣的位置,都應(yīng)該與你的同事團結(jié)一致。內(nèi)訌只能使每個人的利益都受到損失。在與同事交往時說一些平和性語言便顯得相當(dāng)重要。

不管同哪位同事談話,都該記住這樣一句話: “誰都有過人的本領(lǐng)!”即使再煩、再累、情緒再不佳,也要把對方作為一個重要人物來看待。凡有可能要對對方講幾句恭維話時,哪怕僅僅是一句簡短的評價,比如“你看上去特別有精神”“這個發(fā)型最適合你”“你的孩子可真爭氣”之類的話時,也一定要雙眼正視對方、全神貫注,切不可因其他無關(guān)緊要的事情而走神,走神比較容易讓對方認(rèn)為你是在小瞧他,說了還不如不說。

使用平和性語言的時候,最忌過多地使用“我”字。古希臘著名哲學(xué)家蘇格拉底從來不說“我想”,而說“你看呢”。要知道,一個獨霸談話時間,張口閉口都是“我”的人是多么令人討厭。

2攻取性語言

日常工作中,盡管同事之間總的愿望和動機都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把工作做得盡善盡美,但大至思想、觀念、為人行事之道,小至對某人某事的看法與評判,在一些地方總會有所不同,而這些程度不同的差異都可能會發(fā)展成為同事間的爭執(zhí)與論辯。想要將極有可能引起不愉快的爭執(zhí),轉(zhuǎn)變成一種愉快、平和的思想交流,顯然離不開巧妙的攻取性語言。

萬一你不得不與同事進行言辭交鋒,注意運用以下這些攻取性語言的方法和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要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話,感情攻勢在同事間的交流中是決定性的。居高臨下的不屑眼神,尖刻申斥的口氣,嘲諷甚至侮辱的詞句,這些貌似很有威懾力,其實正反映了說話人毫無修養(yǎng)。這時即便你再有理,也爭不回對方哪怕一點點心悅誠服,反而還會引起在場其他同事的反感。

既然大家都是同事,同事之間應(yīng)該進行平和的思想溝通和交流,要有理有節(jié),不要急于求成。對方滔滔不絕或多有沖撞冒犯之時,盡管任其發(fā)泄,自己在旁心平氣和,處之泰然,盡量以柔和禮貌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所謂不打不相識,同事與同事間通常正是在這種激烈的爭執(zhí)中達到了心靈的溝通和思想觀念的交流,反倒越吵越了解,越爭越感覺痛快,與以前的和平共處階段相比起來還要更互相尊重和信任。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機智靈活地運用攻取性語言與同事在爭執(zhí)中進行交流,在辯論中得以溝通,實在不失為辦公室中一種樹立威信、結(jié)交知己的好辦法。

不管在什么情況下,創(chuàng)造與保持友善信任的說話氛圍都會有益于交流思想,對事物的看法就易于達成一致,行為也容易協(xié)調(diào)。例如先揚后抑,先肯定優(yōu)點,再談問題的說話順序,就有助于減少對方的抵觸與反感,使其感受到你的善意,使氣氛和諧。這樣對方也會很容易、冷靜地接受你的建議。

3防守性語言

廣而言之,每個人工作謀生的集體其實就是一個大家庭,作為家庭成員的同事,難免會產(chǎn)生一些磕磕碰碰、誤會與牢騷,你免不了時常遭到一些同事的挑剔與非議。而當(dāng)你聽到那些令你委屈不已、憤憤不平,甚至怒從心來的言論時,回敬之最明智的辦法就是用好防守性語言。因為在這個時候,誰是誰非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的,所以要有耐心,不要逞一時口舌之快,傷了同事的和氣。大家同在一個屋檐下共事,抬頭不見低頭見,一旦撕破臉皮,以后要再進行交往與溝通,雖非不可能,但也要頗費周折,因為過去的傷痕需要時間來愈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