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需要大段時間的契合,如果不是相投的朋友,天天一起活動未必是種享受。只有私交很好的小圈子能夠成行并且固定下來。馮侖就有這樣的好運氣,他曾經(jīng)說過,十幾個老男人,每年五一集體旅游一個禮拜。有業(yè)內人士猜測,這個小圈子就是從不對外公開的泰山會。
中國企業(yè)家俱樂部的理事互訪活動也是圈子旅游的一種變形。時間不長,三天左右。十幾二十人的隊伍,參觀企業(yè),游覽風景,享受美食,在一起談商論道,好不熱鬧。
亞布力論壇更是長途跋涉的旅游,從火車上開始,聊天,喝茶,欣賞沿途風光。更有休閑樂趣的是,到了冰天雪地的亞布力還可以集體滑雪。
不過,如果說只有一樣休閑方式是企業(yè)家圈子里最為流行、最常展示的,則非高爾夫運動莫屬。《紐約時報》此前曾邀薪酬專家對打高爾夫的失誤同公司業(yè)績的相關性進行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三年內,為股東帶來最大總體回報的公司,恰恰是由打高爾夫失誤最少的CEO所領導的。這看起來不可思議,不過,以休閑行為來研究公司的商業(yè)行為,可見高爾夫這種休閑行為和商務人士的親密程度。
寧高寧、陳東升、郭廣昌、馬云、王石、馬蔚華……在網(wǎng)絡上,幾乎任何一個圈子里的知名企業(yè)家都留下了和高爾夫有關的新聞。盡管,寧高寧和高爾夫的關系是“不適合我”。但這并不妨礙他繼續(xù)參加高爾夫聯(lián)誼賽。
張醒生曾如此解釋,年輕的時候他主要是打網(wǎng)球,“就是為了出汗”。年紀大一些后,由于網(wǎng)球的運動量太大,開始轉向高爾夫。
亞布力論壇理事長陳東升對《中國周刊》記者坦誠,他并不算熱愛高爾夫,但會偶爾打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