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節(jié):第7章 確立一種風格:措辭斟酌要嚴謹(5)

輕松做演講 作者:(美)馬爾科姆·庫什納


當我們害怕為罪犯們——其中一個3個月前在華盛頓走向擠滿年輕人的游泳池,沒有原因地隨便朝著孩子們射擊——取回“綁縛犯人的柱子”時,我們就勇敢和有膽量了嗎?

三規(guī)則

三規(guī)則指的是把三個詞、短語或句子組合在一起的方法。因為某種原因,三個項目的組合能在人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數(shù)字“3”是表示模式的第一個數(shù)字,各種文化一向都把重要事物安排成“3”個。)

讓我們看看用過這種方法的世界上最偉大的演講中的幾個著名的段落:

我來了,我看到了,我戰(zhàn)勝了。

——朱利葉斯·愷撒(Julius Caesar)

人民的政府、人民建立的政府、為了人民的政府……

——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

商業(yè)演講者經(jīng)常使用這個方法。Aetna Life & Casualty的高級副總裁和執(zhí)行顧問斯蒂芬·米德爾布魯克(Stephen Middlebrook)曾經(jīng)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

伏爾泰曾經(jīng)說過:神圣的羅馬帝國既不是神圣的,也不是羅馬的,更不是一個帝國;同樣的說法也適用于美國的國民公平體制:既不是國民的,也不是公平的,更不是一個體制。

三規(guī)則的優(yōu)點是能在任何普通題目上發(fā)揮它的魔力。只要用幾分鐘思考一下你的主題,你總能提出三個組合點。你要談論所有雇員必須了解的新會計程序嗎?它影響到經(jīng)理們、小時工和臨時雇員。你的主題是質(zhì)量管理嗎?它開始于認知、訓練和責任。

明喻

明喻像暗喻,只不過它直接指出一個事物與另一個事物的對比。(它通常使用單詞“像”和“如”來作對比。)

美國電信/美國著名通訊公司的前任主席和執(zhí)行總裁威廉·伊斯雷的演講中有一個例子:

傳統(tǒng)銀行中信息流動的增大淹沒了社會地形,國家……公司……甚至個人……都好像是信息海洋里的島嶼。

他的明喻傳達了一種強大的形象,讓他的論點更有影響力。

輕松編輯演講內(nèi)容

W.薩默賽特·莫姆(W.Somerset·Maugham)曾經(jīng)說過,“寫小說有三條原則,不幸的是,沒有人知道?!毙疫\的是,人們了解編輯原則。下面為您介紹幾個適用于演講的編輯原則。

口語化

演講者最常見的錯誤之一是分不清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他們寫的演講稿就好像是備忘錄或報告,這是一個大錯誤,因為談話必須是口頭閱讀,而不是視覺上的,它應該適用于耳朵,而不是眼睛。

讓我們來做個小實驗,準備一份標準的書面文件,比如報告、備忘錄或白皮書等,大聲地讀出來,聽起來會怎么樣?“笨拙”、“厭煩”或者“呆板”等,諸如此類的字眼浮現(xiàn)在你腦海中了嗎?原因是:人們閱讀和寫作詞匯比演講詞匯更多、更復雜。當你寫演講稿時,一些寫作詞匯涌進來,當你編輯演講時,你必須找到這些詞匯并排除掉,讓你的語言口語化。

你可以進行新的改編讓談話更加口語化,如增加縮約詞、使用第二人稱(“你們”代替“他們”或“我們”)和去除讓你頗費周折的不常見詞匯。

大聲練習

如果你是為了耳朵而寫作,你就需要聽到你寫的內(nèi)容,唯一的辦法是大聲閱讀你的演講內(nèi)容。它聽起來怎么樣?節(jié)奏好嗎?你能一口氣表達一種觀點嗎?你去掉所有的繞口令了嗎?你排除了那些好像對文章無害但說起來令人尷尬的短語了嗎?(下面舉個典型例子:“一個聰明的人,他覺得很聰明;兩個聰明的人,他們兩個都覺得很聰明;三個聰明的人,他們都覺得很聰明。”快速大聲地說幾遍,你會發(fā)現(xiàn)為什么在說英語的地方它會受到小孩子的喜愛)想了解練習演講的更多信息,請查閱第5章。

使用簡單語言

許多演講者覺得他們必須說點大話來顯示自己有多聰明,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聰明的演講者其做法恰恰相反。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就是一個好例子,他是個聰明人,對嗎?查看一下他的“蓋茨堡演講”,大多數(shù)單詞都不超過5個字母的長度。或者再看看富蘭克林 D.羅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傳說他的演講稿撰寫人寫過這樣一句話,“我們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包括一切的社會?!绷_斯福把它改成了:“我們打算創(chuàng)造一個在其中沒人被忽略的國家?!蹦囊痪渎犉饋砀斆髂兀?/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