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驚心動魄的高度爭奪戰(zhàn)(3)

品牌背后的偉大兩極 作者:路長全


可以說,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前期的投入之大,是讓人驚心動魄的。

百事可樂——“渴望無極限”。

在可口可樂來到中國不到兩年之后,百事可樂于1981年迅速挺進中國市場。百事可樂當然也不是等閑之輩,它絕對不會心甘情愿地讓可口可樂在中國舒適地享受老大地位。

當百事可樂的董事長拜見當時的鄧小平先生的時候,鄧小平問他來中國的目標是什么?這位董事長回答說:“我要讓中國的自來水管流出的是黑色的百事可樂!”其對中國市場霸主地位的野心昭然若揭。

為此,百事可樂采取全方位的、持續(xù)不斷的、攻擊性的市場策略。在“經典正宗”的大旗被可口可樂牢牢掌控后,百事可樂終于明白不能硬碰硬地和可口可樂拼口味了。因為,不管可口可樂味道如何,它在消費者心中都代表著可樂的標準口味。于是,百事可樂改變策略,放棄在整體人群上的爭奪,而是在年輕人群中建立獨一無二的高度。它將這瓶黑水演繹成年輕人心中最瘋狂的激情之水。

百事可樂提出了“渴望無極限”的廣告訴求,從而暗示可口可樂的老邁、落伍和過時。為了配合自己產品的市場定位,百事可樂不惜重金聘請第一位“百事巨星”,這就是邁克爾·杰克遜。這位紅極一時的搖滾樂歌星締造了百事可樂銷量的直線上升。同時,還尋找了中國的歌星郭富城、劉德華、蔡依林及古天樂等巨星代言,與可口可樂競爭。百事還善打足球牌,利用大部分青少年喜歡足球的特點,推出了百事足球明星,將運動的激情和流行元素結合在一起,演繹它的青春無極限。

百事可樂在與可口可樂爭奪市場老大的同時,兩大可樂幾乎同時出手,幾乎是心意相通地對中國本土飲品品牌采取毀滅性的打壓,對有些難對付的本土品牌,如曾經的天府可樂,則通過資本之手,并購之并無情地埋葬之。造成中國曾經輝煌一時的八大飲料潰不成軍。例如,當時紅極一時的“天府可樂”被百事可樂兼并然后被無情地埋葬掉。“鳳凰可樂”等一大批中國當時有名的飲料品牌幾乎同時被兩大可樂或收編或擊潰或埋葬。

5 韓國現(xiàn)代PK德國大眾爭奪誰是最大

德國大眾汽車公司于1984年就挺進了中國市場。從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天起,它就不斷地用各種手段合作和控制了曾讓中國人驕傲的一汽大眾、上海大眾,全力以赴地擴張它在中國的業(yè)務。為此,德國大眾采用多品牌戰(zhàn)略,實現(xiàn)了在中國市場總量的領先地位。

大眾汽車(中國)包括兩個合資廠,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和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它擁有約19個品牌,其產品由大眾和奧迪兩大品牌構成,有捷達、寶來、高爾夫、開迪、速騰和奧迪A6、新奧迪A4、全新奧迪A6L系列產品,形成了年產66萬輛整車、36萬臺發(fā)動機、18萬臺傳動器的生產規(guī)模及能力。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2002年才進入中國市場的韓國汽車集團以韓國人的果敢和堅韌,在短短的不到6年的時間內,成就了中國市場的核心地位。韓國和中國的轎車工業(yè)幾乎同時在1987年前后起步,那時候,韓國還沒有我們國家一汽、二汽這樣的基礎產業(yè)。他們利用韓國泡菜換回來的有限的外匯去購買外國的轎車技術和發(fā)動機技術,而不是購買大量的高級轎車來享受。利用韓國國內有效的市場,經過15年的不懈努力,將現(xiàn)代汽車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之后,迅速進入中國。對德國大眾在中國的市場地位發(fā)起了在別人看來不可思議的挑戰(zhàn),而且所取得的成就也讓全世界的汽車廠商驚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