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男兒當(dāng)如王亞樵

一個人的抗日 作者:西爾梟


序:男兒當(dāng)如王亞樵

王亞樵,何許人也?提起浪奔浪涌的舊上海灘,人們自然會想到杜月笙、黃金榮等流氓大亨,但是其實(shí)與他們并排起坐的還有一個特立獨(dú)行、一生極富傳奇色彩、行事風(fēng)格多半有點(diǎn)類似于古代綠林好漢的傳奇人物:王亞樵。

王亞樵,抗日英雄,民族志士,1889年生于安徽合肥,人稱“九爺”。曾與戴笠、胡宗南為結(jié)拜兄弟,1936年被戴笠害于廣西梧州。在上個世紀(jì)20年代和30年代前期,上海灘上提起“九爺”,提起“斧頭黨”,無不為之色變。就連流氓大亨杜月笙、黃金榮等人也膽戰(zhàn)心驚,常常告誡門徒說:“斧頭黨的事,多一件不如少一件,能躲就躲?!痹谥腥A民族悲壯的抗戰(zhàn)史上,有過一個現(xiàn)在幾乎讓人遺忘的組織--“鐵血鋤奸團(tuán)”,漢奸賣國賊聽到這個名字,無不聞風(fēng)喪膽,噤若寒蟬,而鋤奸團(tuán)團(tuán)長就是號稱“民國第一殺手”的斧頭幫幫主王亞樵。他在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舞臺上策劃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刺殺事件,民國歷史上一些驚天大案:蔣介石廬山遇刺案、汪精衛(wèi)國會遇刺案、宋子文槍案、“出云號”日艦被炸案、日本駐華最高司令官白川義則被殺案……等等,都是王亞樵幕后策劃導(dǎo)演的。

不知何故,歷史有時總是故作記性不好,竟然將他遺忘。我想原因之一是王亞樵死得太早,他之一死,他的“斧頭黨”也群雄無首,作鳥散狀了。二是,其實(shí)歷史是不喜歡太有個性的人。他一生不黨不群,用一己之力戮力抗日。個性對于歷史來說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次腸梗阻,因而王亞樵也就只能是個草根英雄、綠林好漢啦。不管歷史如何評判,其骨子里的愛國情懷是任何人都無法抹殺的,雖是“匪”,但卻決不同于上海灘上杜月笙、黃金榮之流。

借用一個美國女記者對于王亞樵的評價,我以為確為精到和精彩:“在中國抗日戰(zhàn)爭(指七七事變以前的局部抗戰(zhàn))和國共兩黨爭斗的這段歷史中,這個非常奇特的人物是不能忽視的,很難明確地說,是那個時代造就了王亞樵還是王亞樵在戲弄那個時代。他絕不同于西方的那些黑手黨組織以制造恐怖作為生存方式,也不同于中國古老土地上的傳統(tǒng)土匪殺人越貨謀生。他既非政治家也非軍事家,然而他又有相當(dāng)深沉的政治頭腦和精湛的軍事常識。同時還保留著一種桀驁不馴的匪性……”

就是這樣一個熱血男兒,他在中華民族最危難的時刻,其實(shí)用他的一生來抗日,把一腔男兒熱血都用在了拯救國難之中。從這個境界上來說,王亞樵是一個民族英雄。可惜歷史風(fēng)云總是會無情吹去其中的亮光,那么今天我們就讓這一歷史的亮點(diǎn)再現(xiàn)人間吧。

王亞樵這個“好漢”在情感上也是豐富而多情的。歷史總是如此相似,英雄總是倒在女人的手下,這個俗氣的定律,王亞樵也沒可避免。戴笠最后沒辦法,到頭來還是用女色這一招才干掉了他的拜把大哥。到頭來,一代英豪因美人而殞落,倒也不能不說是死得其所。

帥克  

2010-12-1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