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江
在碟店看到十張一套的《史奴比》,饞得快流下口水。不過考慮到十張一套多少也算一小筆開銷,還是忍住,想等什么時候發(fā)了一筆稿費方面的“小財”,再來獎勵自己。好在認識的熟人里有一家已經(jīng)買了一套,實在忍不住可以先借來解饞?! ?/p>
不知道像我這么個歲數(shù)的其他男人里,有多少現(xiàn)在仍在迷卡通和動畫?應該有一些,但顯然沒女的和娃娃比例高,而且有的人也未必好意思大聲說出來。我個人比較偏好那些稍有創(chuàng)意的卡通片。六、七年前有的地方臺引進過一部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制作的《吸血怪鴨》,拿吸血鬼的故事原型作童話人物搞笑。當時看了,覺得甚好。這之后見到的也就《加菲貓》還勉強說得過去?! ?/p>
我曾把最心儀的卡通片的觀感作了題材,寫了一個小組詩,這里找出來,與大家共賞??傮w就叫《我的卡通年代》——1、《鼴鼠的故事》我喜歡那個一驚一乍的小啞巴?! ?/p>
喜歡它嬰兒一樣揮手告別的樣子?! ?/p>
它高喊著:Hello,Hello!一輛輛山一樣高大的巨車從它面前呼嘯過去。兇狠而堅硬?! ?/p>
然后剩下肉肉的小鼴鼠在后面孤零零地走。那時你聽到它輕輕感嘆了一聲:“呀——!”
你們誰記住了那聲嘆息?
2、《阿歷克斯》又一只不會說話的捷克老鼠?! ?/p>
它在干什麼?自鳴得意地抽煙斗;牽著小貓車散步;或者在不遠的電話亭給自己家打電話,然后飛跑著去接…… 不會說話的捷克老鼠讓人感覺到電視里的世界是安詳?shù)?,無論艷陽普照,還是白雪皚皚?! ?/p>
為什麼非要不出聲音你才能感到美好?
還有安全?
3、《巴巴爸爸》 這些多變的怪物是從哪兒跑出來的,來干嘛?
莫非僅僅是為了嘲弄:我們這個世界的所有發(fā)明,真是那麼處心積慮而又平淡無奇。巴巴蘇哭了。有時是巴巴拉拉。能變成一只豎琴干嘛還哭呢?要不,干脆變成一列胖火車算了。龐大的巴巴爸爸在那里慈祥地保護它們呢! 想起來了:我們從未有過那麼一位慈祥的爸爸。
怎么樣,還行吧。在大家跟我一起說“詩歌無處不在”前,容我再羅嗦一句:在電影的王國里,最具詩情的,還是兒童電影。兒童電影里,卡通和動畫又是最易與詩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