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會這樣想。但不幸的是你錯了。
一項關于在崗員工的閑散狀態(tài)的統計數據十分令人震驚。據蓋洛普公司估計,每10個員工中就有7個處于閑散狀態(tài),伴隨這種狀態(tài)而出現的,由生產力,質量,效率和收益率降低而帶來的損失是不可估算的。我們說“不可估算”是因為負面影響的計算是很困難的。實際上即使是確定其中所包含的機會成本的數量也是非常困難的。
這個問題為什么會出現,又是怎么出現的呢?所有人都承認激情的力量,并且絕大多數優(yōu)秀的公司,從Body Shop到Virgin,Southwest以及Toyota,無不熱衷于展示他們熱情而活躍的員工支持者的形象;在這種情況下,為何企業(yè)依然扮演了始終如一的激情殺手的角色呢?
答案可以歸結為存在于幾乎所有人類活動中的,并因而也存在于所有企業(yè)活動中的一道重要的分界線。
我們實際上可以將所有的人類活動分為“技術型”和“基于成長型”兩類。以養(yǎng)育孩子為例,“技術型”養(yǎng)育包括為孩子提供衣食住的保證,讓孩子接受學校教育,學習基本的社會規(guī)則和培養(yǎng)生活習慣。我們可以稱之為養(yǎng)育的“基礎設施建設”。
盡管我們必須承認這些對于撫養(yǎng)一個孩子來說是足夠的,但是僅僅滿足這些條件顯然并不能觸及孩子心智與精神層面的東西。上面所列舉出的行為似乎過于直白簡單,甚至可以說,只是在完成單調的任務而已。這是大多數人所選擇的,認為能夠等同于養(yǎng)育的行為:有效率,卻不太有意義。
“基于成長型”的養(yǎng)育所構想的是一種同時培養(yǎng)父母與孩子的行為。父母們要學習平衡自我意識,為他人的需求著想,為他人生活上的滿足和目標的實現而奉獻自己,以及與生活中的伙伴們實現完美的親密合作。孩子們則需要從無條件的愛中得到鼓勵,同時這種充足的被愛的感覺使他們能夠勇敢的面對困難,接受挑戰(zhàn),以及新鮮和令人振奮的體驗。孩子們的自尊源于他們被愛和被支持,他們因此而有自信去嘗試,冒險,學習,體會失敗,成長并勇于承擔責任。如果順利的話,被愛和被支持還能使孩子擁有感恩的心,以及支持與關懷他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