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節(jié):給男人爭面子(14)

品味:男 作者:張翼軫


刺激性:男人的臉皮的確比女人厚,所以對于含有刺激性成分的護膚品,耐受性也相對強一些。當然,這是平均而言,因膚質不同,個體還是會有所區(qū)別。部分皮膚比較干或者敏感的男士,對于一些刺激性強的成分同樣也是敬而遠之的好。那么怎么看成分的刺激性?在上文談到致痘性的那張表中,同時也給出了成分的刺激性,可以參考一下。其實,護膚品中最大的刺激來源無非就是酒精和各類酸性成分。酒精在護膚品中臭名遠揚,但一方面它具有收斂殺菌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是諸如水楊酸這樣油溶性成分的重要溶劑,所以有時又必不可少。美系護膚品中許多不但會標明含有酒精,而且濃度也會給出,如果你對酒精刺激性反應比較大,那么就要選用酒精濃度低的或者不含酒精的護膚品,后者一般會標明alcohol free。至于酸性成分,諸如果酸、水楊酸或者左旋維生素C,這些往往是護膚品中最重要的功效成分,而且必須將產品調配在酸性環(huán)境下才有較好的效果。因此,它們的刺激性幾乎是不可避免的——除非你不需要類似成分起到的功效。使用類似產品,穩(wěn)妥些可以逐步加量,比如建議一天兩次的產品,最開始兩天一次,沒有不適應就一天一次,再沒有不適應再一天兩次。當然,如果你的皮膚對于酸性抵抗力實在較差,那么一直一天一次也問題不大,頂多見效慢一些。

酸堿度:如果在護膚品成分表中看到諸如NaOH之類的堿性成分或者以acid結尾的酸性成分,切記不要驚慌,更不要聯想到強酸強堿的毀容案件。雖然前段時間的確有消費者以SKII的產品含有NaOH而起訴寶潔,但那不過是個笑話。無論是酸性成分還是堿性成分,它們是否會腐蝕皮膚,不是看它是什么成分,而是看濃度以及隨之而來的酸堿度。高濃度高堿性的NaOH俗稱為燒堿,的確有很大的腐蝕性,但不等于含有NaOH的成分就一定有同樣效果。一般來說,生產廠商都會通過添加適量的堿性或者酸性成分,將護膚品調配到需要的pH值,比如強調酸堿度和皮膚一致的產品就會將pH值調整到5?5左右,而使用果酸、水楊酸之類酸性成分的就可能將pH值調整到3?5。其實,一般護膚品的酸堿度都會在一個安全的范圍內,要比腐蝕性,它們甚至比不上家用的食醋或者新鮮的檸檬汁。如果你對此實在不放心,不妨買點pH試紙,在使用前測量一下酸堿度,然后再用在臉上。對于皮膚比較敏感的用戶,盡量少接觸pH小于5?5或者大于7?5的產品無疑是安全穩(wěn)妥的。

致癌性:在網絡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說某某產品的某某成分是致癌的。這方面最冤枉的就是清潔成分SLS了。的確,從歷史上來看,有不少成分被證實是致癌的,它們也很快退出了歷史舞臺。但現在能夠被允許用在護膚品中的,一般都是安全的,雖然有部分成分可能被人懷疑有致癌性。如果你對某成分有懷疑的話,切記不能僅聽網絡論壇或者電子郵件的一面之詞,這其中存在大量荒謬無知的觀點。比較穩(wěn)妥的方法是查看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美國關于護膚品安全的權威機構)的研究文件。這個文件包含了CIR歷年研究的綜述,從中可以知道哪些成分被確認是安全,哪些有副作用因此被控制在一定的濃度下使用,哪些還沒有足夠證據證明是安全的,又有哪些已經因為不安全而被禁用了。雖然這份文件不能保證100%正確,但是就權威性而言,比論壇傳聞不知要高上多少倍。(https://www?cir-safety?org/staff_files/PublicationsListDec2009?pdf)

當然,如果讀者比較有鉆研意識,不僅希望知道主要成分是否有危險,而且還希望知道每一種成分到底有何功效的話,那么可以檢索INCI目錄(https://www?specialchem4cosmetics?com/services/inci/index.aspx),其中對于絕大多數在護膚品成分標簽中找得到的成分都有描述,尤其是最后一列的用途描述。

本書精華已為您連載完畢,謝謝閱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