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想要”和“得到”。錢永遠覺得不夠花,需要更多;生活永遠覺得不夠好,想要更好;即使得到的比別人多很多,也永遠覺得,得到的太少。這就是欲望,攀比帶來的人生浮躁,不滿足,不開心。因此總結(jié):浮躁是因為我們?nèi)鄙傩腋8小?/p>
“房貸和居家支出3000元以上、兩輛車按揭加花銷至少7000元,房子的裝修以及家電的按揭2000元,各種保險2500元,房屋存儲5000元……固定支出外,還有人來客往、奉養(yǎng)父母、額外花銷……”
26歲的晶晶坐在筆記本前一筆筆地算著支出,總結(jié)是:“每個月還完銀行按揭,也就剩兩三千塊錢,連商場里稍像樣的新裝都不敢買。
晶晶跟老公的年收入約30萬,而她生活的城市里剛剛公布的人均年收入是1.3萬元。
晶晶常感嘆說:“我想念自己沒有結(jié)婚的時候?!泵拼髮W畢業(yè),在一家中型外企做管理,收入不錯,瀟灑獨立,無論在精神上還是經(jīng)濟上。“或者像最初結(jié)婚的時候也可以?!眱蓚€人的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住在六十多坪的舊房子里,雖然小了點,但有一個鐘點工幫忙打理衛(wèi)生,除了偶爾下個廚,基本上是零家務(wù)。飯后一起出門散步,老公打球,她遛狗,回來泡一個薰香浴或擠在沙發(fā)上看一張碟片,周末跟雙方父母一起登山……正是晶晶想像中的生活。
對于這種生活她規(guī)劃已久。當初找男朋友的時候,她就劃定了標準?,F(xiàn)在的老公啟明就像是為她量身打造,一樣是外企員工,外貌和收入上佳,父母退休,支持兒女們獨自生活。
彼此驗證了品位和經(jīng)濟實力后,又都從對方眼中讀出“你是我今生最好選擇”的含情脈脈,認識一年后,晶晶做了幸福的新娘。
晶晶時髦灑脫,啟明精明強干,朋友戲稱:強強聯(lián)合。
婚后兩人選定了一家中高檔小區(qū),房價自然居高不下,同時啟明還按揭了一輛小車。雖然積蓄都花在首付上了,但兩人彼此打趣:“沒關(guān)系,每個月車房貸款加起來,沒有占到收入的三分之一?!?/p>
新房開始裝修,自然是高標準嚴要求,預(yù)算一次次超支,家用電器統(tǒng)統(tǒng)是最好最貴的,幸好仍可以按揭。鈔票流水一樣地花出去,晶晶的母親心驚肉跳:“同時又買房又買車是不是太奢侈了?你們才工作沒幾年,還是該降低一點標準,留點積蓄。”
兩人相視一笑,父母還是老思想,新時代誰還存30年的錢,然后在60歲的時候再住上新房?
有一句話說得好,上帝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沒過半年,啟明升職,上調(diào)集團公司。這本來是件好事,只是辦公環(huán)境陡然上升了不止一個格調(diào),往來皆老總,午餐地點從西餐廳直升到私人會所,啟明開始覺得自己那輛??怂箶D在一堆中高檔轎車中,怎么看怎么礙眼了。
想在職業(yè)上有所飛越,總得付點代價吧。晶晶公司里資歷比她淺的同事也都開著小車。兩人一咬牙,又買了輛馬自達6。
雙方老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了,但兩人合力說服了他們,車子雖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在交際應(yīng)酬中顯得無比重要。像大多數(shù)外企那樣,你一年能拿到十萬還是三十萬,由你的工作量而定。啟明始終認為,在這個物欲膨脹的世界,有欲望,才能更接近目標。你只有“想要”了,才有可能去“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