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開始在服裝上花更多心思時,湯姆?弗羅斯特和一名攀友皮特?卡爾曼(Pete Carman)提出了更多有關背包的點子,包括第一款用于短途滑雪或登山旅行的內卷構造的背包。他們還提出了天涯海角旅行計劃(Ultima Thule)和幾種重型登山包(其中一種用很結實的面料做成,聞起來的氣味很古怪,我們稱之為“魚包”)的創(chuàng)意。我們的背包產(chǎn)品遭到《背包客》(Backpacker)雜志的抨擊,它聲稱我們的背包與時下流行的凱爾特風格構造的背包相差太遠。這篇評論最后以此做結論:“你對五金商的縫紉功夫還能有什么指望?”或許我們對縫紉確實懂得不多,但我們知道如何使產(chǎn)品變得有用、結實而簡潔——一名不賴的鐵匠也能懂得這些。而且那些背包賣得前所未有的好,消費者稱他們非常喜歡這種簡潔的手工衣服。
隨著我們生產(chǎn)的衣服越來越多(包括“Chamonix”毛線衫、經(jīng)典的地中海船員衫和帆布褲衫,以及一種新的雨衣面料——“Gore-Tex”面料的替代物——被稱為“泡沫塑料襯里”),我們需要為我們的服裝產(chǎn)品找到一個名字。當然首先考慮的還是“喬伊納德”。我們已經(jīng)有了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為什么要輕率地另起爐灶呢?但我們有兩大理由來拒斥這個命名。首先,我們不想稀釋喬伊納德作為一家登山器材公司的形象,在此標簽下制造服裝可能并不明智。其次,我們不希望我們的衣服僅僅與登山運動聯(lián)系在一起,我們的愿景遠不止如此。
“巴塔哥尼亞”這個名字很快進入我們的討論范圍。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尤其在當時,巴塔哥尼亞這個名字就像廷克巴圖(Timbuktu)或香格里拉那樣遙遠、吸引人,而且在地圖上不容易找到。巴塔哥尼亞能夠給人帶來聯(lián)想,正如我們在產(chǎn)品目錄中曾做過的介紹:“讓人浮想聯(lián)翩,如冰川流入海灣,被風刮過的山尖,高楚牧人和禿鷹?!蔽覀兿Ma(chǎn)出適應從安第斯山脈南部到合恩島的艱苦環(huán)境的衣服。這是我們眼中的好名字,而且在每一種語言中都可以被讀出來。
1973年,為了加強與真實的巴塔哥尼亞高原之間的聯(lián)系,我們設計了一個商標:在菲茨羅亞爾山空中輪廓線和藍色海洋的背景下,風雨狂烈,山頂殘缺。這就是“巴塔哥尼亞”的靈感來源。巴塔哥尼亞高原的菲茨羅亞爾山峰。
資料來源:Barbara Ro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