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賈尼尼發(fā)動了革命,但一開始他也只能請得起一些關(guān)鍵人物。他從一個哥倫布銀行挖來了一個叫阿曼多?佩德里尼的人來吸引女士,對男人們示好。他是一個善于奉承討好的人,就像是每個人最喜歡的餐廳侍者一樣,只不過他掌管的不是開胃小菜的推車,而是有息存款的賬戶。賈尼尼沒錢雇用更多員工,于是他在銀行的所有權(quán)上做了一個戰(zhàn)略性的決策:他大量賣出銀行股份并拒絕股份集中。發(fā)行的3 000股銀行股份,每人最多只能購買100股。沒有特例,即使賈尼尼本人也是如此。不到一年,意大利銀行的資產(chǎn)就超過了100萬美元。哥倫布銀行的人得知后極為憤怒,他們早就打保票說賈尼尼這種小打小鬧的愚蠢行為會舉步維艱。但是他們還得等上6年,直到1910年,他們才會看到意大利銀行喪失了公司登記冊的抵押品贖回權(quán)。哥倫布銀行高層之所以爆發(fā)另有原因。賈尼尼總是有辦法對付他的競爭者,他把意大利銀行設(shè)在了哥倫布大街和華盛頓大街相交的拐角處——在一棟出租空間給哥倫布銀行的大樓里!哥倫布銀行的人帶著憤怒、控訴和失落的情緒徹底爆發(fā)。當(dāng)哥倫布銀行付房租的時候,它不得不將支票開給前董事賈尼尼和新租戶意大利銀行。在蒙受了幾個月這種羞辱之后,哥倫布終于打包自己的金子,進駐了街對面的一棟大樓。
賈尼尼將銀行開在這個角落里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它離市監(jiān)獄只有一個街區(qū),賈尼尼考慮到警察肯定會每天在這個區(qū)域巡邏。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對于早期的銀行來說,能有一個堅固的保險庫或保險箱還是件稀罕事,在19世紀(jì),許多銀行之所以成立,僅僅是因為一家雜貨店的商人碰巧有一個好保險箱,于是顧客們就開始問是否能把自己值錢的東西也放進去。賈尼尼建立意大利銀行的時候根本沒錢買那種極為堅固的保險箱。他稱自己銀行的保險箱是“沒蓋的餅干盒”。為了彌補這么一個脆弱的安全系統(tǒng),賈尼尼的朋友賈科莫?費根(他那時正在克羅克國家銀行擔(dān)任出納總管,之后跳槽到了意大利銀行)設(shè)法在裝備完善的克羅克銀行為賈尼尼保存值錢的東西。每天早晨都會有一輛舊汽車載著裝有金銀的袋子穿過小鎮(zhèn),從固若金湯的克羅克保險箱把這些金銀送到餅干盒子里,然后每天晚上再原路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