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節(jié):從一場“人肉搜索”說開去(10)

未來是濕的 作者:(美) 克萊·舍基


舊行為的新杠桿人類是社會性生物--不是偶然,不是意外,而是向來如此。社會交往能力(sociability)是我們的核心能力之一,它在我們生活中的幾乎每一層面都以原因和結果的雙重面目出現(xiàn)。社會不僅僅是個體成員的產(chǎn)物,也是群體構成的產(chǎn)物。個人與群體的集合關系,群體內(nèi)部的個人的集合關系,以及群體間的集合關系,共同形成了一個極為復雜的網(wǎng)絡。為了維持生計,我們總需依賴群體的努力。甚至在農(nóng)業(yè)發(fā)明之前,狩獵和采集就必須經(jīng)由協(xié)調(diào)工作和勞動分工才有可能。從我們有關群體的語言就可以看出,我們多么富有社交的才能,就像愛斯基摩人用17個神秘的詞來描述雪一樣,我們在現(xiàn)實中使用極為多彩的語言來描述人類的交往。我們能夠細微地辨別出一家公司與一個宗教團體,一個小集團和一家俱樂部,一群烏合之眾和一個秘密會社。我們很容易理解諸如"我妻子朋友的孩子"和"我孩子朋友的妻子"這樣的可傳遞的標簽的不同,這種關系的微妙性滲透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社會本性甚至在我們表示否定時也會出現(xiàn)。一種可以施行的最為嚴厲的懲罰就是將囚犯單獨監(jiān)禁--即便是在監(jiān)獄這樣一個嚴酷和稀薄的社會環(huán)境中,把人完全同他人隔離開來也是一個更加嚴酷的舉措。

我們的社會生活富有原始意味,從靈長類動物中我們的近親黑猩猩和大猩猩來看,它們和我們一樣是社會性的。那些設計群體使用的軟件的人有時會把人們的社會本能開玩笑地稱作"猴子的腦筋"(Monkey Mind)。然而人類較其所有的靈長類近親走得更遠:我們的群體更大、更復雜、更有序、存在的時間更長,最為關鍵的是,這些群體超出了家庭紐帶,囊括了朋友、鄰居、同事,有時甚至是陌生人等類別。除了社會本能,我們也有個體的高智商。在社會整合的絕對意義上,甚至就連教派這種嚴苛要求個人屈從于群體的組織,都無法比肩一個蜂巢;但個體的智商使我們區(qū)別于那些社會交往的籠罩性比我們更強的生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