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科學(1)

人為什么活著:稻盛和夫的哲學 作者:(日)稻盛和夫


現(xiàn)代的科學家都相信,無論是動物或植物,在進化過程中如果環(huán)境突然轉變,只有對新環(huán)境適應力最強的才可以存活下來,這就是達爾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我不是專家,但是我想就達爾文的進化論提出不同的看法。

日前,有位京都大學的原子物理學者兼宇宙物理學教師也提出了達爾文的理論,當時我就昆蟲的擬態(tài)(偽裝)本能提出了個人的意見。

我說:“有一些昆蟲的身體看起來就像是一片枯葉或一根枯枝,據(jù)說是為了適應環(huán)境產(chǎn)生的突變,以利存活,但是世上也有不需要變成和枯葉一樣就能存活的昆蟲,即使有此必要,也不必相像到這種程度吧?”學者回答我說:“那是經(jīng)過超乎人類想象的長遠時間才演化出來的。”這是根據(jù)“或然率”的說法,于是我又提出不同的看法:“難道這不是昆蟲面對天敵、生死一線間的生命危機時刻,發(fā)出強烈的意念所造成的嗎?或許,它想到如果能立刻變得像枯葉一樣,就能逃過一劫,難道不是這種意識導致DNA產(chǎn)生突變嗎?”

科學不斷進步,不就是那些先驅的科學家們“想做這個、想研究那個”的意識活動導致的結果嗎?如果說科學正如我所說,也是意識作用的結果,那么生物的進化不也可能是意識的產(chǎn)物嗎?

有些分子生物學家認為,人類的DNA是自私的——一心只想讓自己的品種存活下去。問題是,將面臨環(huán)境沖擊時DNA突然轉變的偶然因素,當成整個物種的進化原理來看是不合理的。還有一些案例顯示,有時候DNA偶然地產(chǎn)生少許排列上的變化,結果導致人類罹患癌癥;然而事實也顯示,人類的意識足以改變DNA的排列,并且導致癌癥發(fā)病。

我認為DNA產(chǎn)生突變并非完全基于外在的因素,意識體或意識等內(nèi)在因素的影響也會導致DNA的突變。例如,根據(jù)進化論的說法:“大象的鼻子長是因為長期適應環(huán)境所造成的”。如此說來,長期和大象共處一個環(huán)境的其他動物也應該一樣,那么為何只有大象是長鼻子?

再看看大象用鼻子將食物送進嘴里的樣子,其實并不是很方便,就算是為了適應環(huán)境,感覺上也不需要那么長的鼻子吧?因此,我懷疑大象的鼻子長,難道不是因為它想要有個長鼻子嗎?

長頸鹿的情況也一樣!如果是為了吃大樹的葉子,長頸鹿的脖子才變長,附近的動物也應該出現(xiàn)類似長頸鹿的脖子,但是放眼非洲的熱帶大草原,脖子長的動物卻只有長頸鹿而已。

再回頭看看人類世界,我們不是也經(jīng)常嚷著“我想做這個”、“我想做那個”嗎?因為這種意識,所以我們才能不斷向前進步。

此外,人類有所謂的“職業(yè)臉”。例如,刑警有刑警的眼神,小偷有小偷的神色,這是因為職業(yè)意識帶來了外貌的改變。記得小時候常被教導“相由心生”,意思是說,人如果不能經(jīng)常保持漂亮干凈的心,那么容貌也會變得越來越丑陋。

這里的心,就是我所強調的意識,意識的改變可以影響DNA,這也是我想強調的重點。

DNA的改變可以是短時間、瞬間的改變,也可以是長期累積的結果。例如昆蟲的擬態(tài)、大象的長鼻子以及長頸鹿的脖子,應該是屬于長時間受意識影響,逐漸演變的結果。

我的想法似乎擺明了要挑戰(zhàn)達爾文的進化論,這很容易被戴上“不科學”的帽子。但是,我一方面認為進化論不一定完全正確,另一方面也相信現(xiàn)代科學應該可以證實這些新的立論,因此提出來供讀者討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