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鄧芳
內(nèi)堂本不甚寬敞,又以紗帳隔成了兩進,嬪妃們在內(nèi)枯坐,外廂躺著一個董天啟,并一干太監(jiān)宮女隨侍。楊妃和淑妃這一行,卻又有前呼后擁一大片人跟著的,此番魚貫而入,屋內(nèi)立時擁擠不堪。
"哎呀,眾位妹妹們守在太子殿下身邊,可辛苦了。本宮必當(dāng)稟明萬歲,斷不叫你們白擔(dān)了勞累。"惠妃娘娘一進門,便施施然如此說道。滿殿的人各懷異色望著她瞧,揣摩這話中有話的一番說辭,究竟是怎樣的含義,是吉還是兇呢?
-只有沈紫薇的眼睛,絲毫也沒有離開跟在楊惠妃身旁的淑妃娘娘。
沈蓮心依然穿著那件袖子上扯開長長一道裂口的水紅色羅裙,頭發(fā)卻已重新攏過,另取了一朵紗堆牡丹宮花簪在上面,顫顫巍巍的花葉便剛巧蓋住了那根十三年來從沒離過身的琺瑯珠簪。她品級本較楊舜華為高,現(xiàn)下卻讓惠妃娘娘先行,自己略落后半步,手里親捧著一只青玉釉卷足荷葉盤-盤上蓋著明黃御緞,里面似盛著什么,緞面上聳出一個圓圓的凸起。
她那雙明眸忽而一掃,卻正對上沈紫薇的眼,兩個人的目光碰撞,空氣中頓時鏗鏘作響。沈淑妃溫然望著,毫不動容;沈婕妤卻似越來越無法忍受那脈脈眼波一般,終于是倒吸口涼氣,猛然別過頭去。
淑妃娘娘一笑,便垂下眼。
楊惠妃已走到天啟跟前,繞著太子殿下轉(zhuǎn)了一圈,口中道:"適才我們姐妹去了一趟碧玄宮,萬歲已召了邵天師崔真人共開了'去祟祈福'道場;特賜九霄萬靈符水一盞,與太子祛除病魔,祝殿下玉體康健……"說到此處,略頓了頓,已換成一副慈母口吻,"怪可憐見的,哪個喪盡天良的奴才,做的如此禍?zhǔn)??可診治了嗎?有大礙否?太醫(yī)又說什么?"絮絮問個不休,自然有伶俐太監(jiān)一一稟報……末了,她方轉(zhuǎn)頭對沈淑妃道:"姐姐,不如我們出去吧,這么多人圍著,太子殿下怎能好好歇息?"
沈淑妃已將手中符水親自供在一側(cè)壁龕上,忽聽楊妃相詢,便回答:"正該如此,還是妹妹見事敏捷。"
眾人已在這內(nèi)堂窩了數(shù)個時辰,早就煩膩,要不是唯恐引人注目,招來不必要的懷疑,怕是早就吵著鬧著要走了,聽楊、沈二妃如此一說,各個臉上都有喜色-只紫薇神情呆滯,而青薔心急如焚。
可眾人的喜色還未顯露,青薔還未開口懇求,楊妃臉上那令人如沐春風(fēng)的笑容便赫然不見,剎那間換上了另一副羅剎面孔,滿殿頓時刮起刺骨寒風(fēng)-只聽惠妃娘娘厲喝一聲:
"本宮稟敕令行事,如有違者,以欺君罪論處!左右,速將婕妤沈氏以下錦粹宮嬪御九人通通收押,聽候發(fā)落!"
楊惠妃身后隨著的十?dāng)?shù)名精壯太監(jiān)異口同聲答應(yīng):"遵旨!"齊齊沖出,有條不紊地奔到各自的目標(biāo)跟前,躬身行禮,均道:"奉御旨,請主子起駕-"眾嬪妾哪里見過這樣的場面,都給嚇得呆了,更有人忍不住帶著哭腔喊:"娘娘啊,婢妾真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婢妾冤枉!求娘娘饒命啊!"
楊妃瞬間又換回那張和煦面孔,輕聲安慰:"張才人,本宮也知道你慣常是個最賢良淑德不過的,但敕令如此,本宮也只能奉旨行事,還請莫要怪責(zé)……你也不用怕,這株連九族的禍?zhǔn)轮灰皇悄阕龅模緦m定會還你一個清白-"
她一邊說,目光一邊從在場的每一位主子娘娘臉上滑過,最后轉(zhuǎn)回身邊,和沈淑妃的眼波匯在一處。
"-姐姐,您說是不是?"
沈蓮心依然垂著眼,淡淡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有罪的,該死的,斷然逃不掉!"
兩位妃子當(dāng)先開道,后面浩浩蕩蕩十幾個太監(jiān)擁著九位主子逶迤而來,這一行人只在錦粹宮內(nèi)晃了一遭,各種消息已瞬時傳遍了宮闈上下。而御前侍衛(wèi)吳良佐方從建章宮董天悟處歸來,冷不防和這些人迎頭撞上,滿臉都是掩飾不住的驚訝。
"統(tǒng)領(lǐng)大人,您來得真巧,本宮還遣人去找您呢!"楊妃巧笑倩兮。
吳良佐連忙行禮,還未及起身,便已聽得沈妃接著道:"統(tǒng)領(lǐng)大人,本宮已吩咐掃了一間寬敞的大殿,也派人去請東邊和北邊主事的妹妹了。大人這便一起去吧,您也是敕使,該當(dāng)將這一切向皇上好好稟報才是。"
楊惠妃點頭:"果然姐姐仔細,本宮自嘆弗如。吳統(tǒng)領(lǐng),還跪著做什么?快請起,大人何必如此多禮?"
吳良佐連忙答應(yīng),心下卻不住打鼓,搞不懂怎會橫生枝節(jié),變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那沈淑妃為何一副事不干己的態(tài)度?難道楊妃對自己獻上去的"青丸"并不識得?或者根本未曾聯(lián)想到三殿下?不會……斷然不會,以惠妃娘娘的敏捷,斷不會如此-這淑妃娘娘究竟搞了什么鬼?眼見陷入絕地,竟還能毫發(fā)無損、安然脫身?
可狐疑歸狐疑,自己總不能當(dāng)面責(zé)問,也只好隨著這一行人,從紫泉殿轉(zhuǎn)到側(cè)殿流珠殿中一座久曠的宮室內(nèi),這里便是會審的所在了。
依然是隔著簾子,眾妃嬪在內(nèi),吳良佐在外。不一時便有人回報,說北偏宮的蔡修儀病著,來不了了,只帶話說"二位娘娘在此,輪不到愚妾置喙"-她自春天就已病倒,滿宮皆知,二妃去請她,也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北邊的人剛?cè)ゲ痪?,昭華宮胡昭儀那里也遣了人來了,卻不是下人奴才,而是住在昭華宮后殿的鄧寶林。只見她抿著嘴笑著,對二妃行禮,口稱:"昭儀娘娘昨夜因貪看月亮,多喝了些酒,如今還躺著沒有起呢……特遣婢妾來,還求二位娘娘擔(dān)待些。"
楊妃對沈妃一笑,道:"朔日里頭看月亮,她倒真好雅興……"沈妃也道:"胡妹妹是個詩人,自與你我這樣的俗物不同……"說著兩人一并笑起來,直笑得鄧寶林臉上發(fā)綠。可坐在下首的九位娘娘哪里笑得出?又不得不勉強陪著湊趣,那場面無比精彩紛呈。
楊妃著意咳嗽一聲,道:"胡昭儀雖不能來,不是遣了鄧寶林替代嗎?也是一樣。來人哪,擱張椅子在本宮左手邊,請鄧寶林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