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四 情盟戲鯉時(1)

蘭陵相思賦 作者:紫百合


水閣的案幾上擱置一個金質(zhì)香爐鼎,鼎柄系碧玉精工雕琢而成。幾許淡淡的迷迭香自鼎中飄逸而出,讓人神清氣爽,將夏日的悶熱一掃而空。

迷迭香是我曾經(jīng)喜歡過的味道。

可是,此時唯有一種特別的香氣才能夠吸引我。我伸手環(huán)繞著蕭統(tǒng)的頸項,汲取著他身上幽雅、高貴、飄逸的郁金香花氣息,聽他講述著他的故事。

——蘭陵蕭家村,是父皇的故鄉(xiāng)。

父皇少年英勇、博學多才,名聲傳遍鄉(xiāng)里。十八歲時被名士舉薦,齊帝封他為鎮(zhèn)西營訾議參軍。昭陽殿的母后郗徽是父皇在蘭陵明媒正娶的妻子,她給父皇生下了我的三位姐姐。

父皇三十五歲那年升任襄陽刺史,遇見了母妃丁貴嬪。母妃當年只是襄陽官邸內(nèi)的一名身份低微的官婢,她的左手腕上至今還刻著官家的烙印。她既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也沒有自己的名字,如今的名諱“丁令光”,是父皇所賜。

我出生時,父皇正起兵攻打建康,與齊國大軍緊張交鋒,他沒有閑暇顧及母妃和我。直到父皇登基的那一天,命人前來襄陽迎接我們?nèi)牖蕦m時,我才第一次見到他。

中年意外得子,父皇迫不及待將自己的喜悅詔告天下。

他登基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冊立我為皇太子、冊立母妃為貴嬪,并且叮囑所有宮人牢牢記住“敬貴嬪如敬太子”,不許任何人提及她昔日的卑微身份。我們的冊封儀式,甚至比母后和幾位公主姐姐還要隆重威儀。

從那一天開始,我離開母妃住進了東宮,由二十四位宮人、二十四位侍女日夜輪流侍候著我。

從那一天開始,父皇傾盡心血培育我。

我沒有固定的老師,太傅、少傅至多一個月就必須輪換一次,因為父皇覺得唯有如此,方能博采眾家之長。文韜武略、詩詞歌賦,甚至佛經(jīng),我都研讀過不下萬卷。

父皇最重視的卻不是我的才學,而是我的品性,即使遠隔重重宮闕,他對我在東宮內(nèi)的一舉一動依然了若指掌。

我五歲那年,曾經(jīng)不顧宮人們的勸阻,任性地爬上過御花園的一棵大樹。就在那天夜晚,跟隨我的小內(nèi)侍突然之間從東宮消失了,以后再也沒有人見過他,也沒有人知道他的去向。

類似的事情漸漸多了起來,我逐漸發(fā)現(xiàn),每當我做過一件“逾越規(guī)矩”之事后,東宮內(nèi)那些庇護我、放任我自由的人,就會受到或多或少的懲罰和傷害。做錯事情的人是我,承擔責任的卻是他們。

從此以后,我不敢再輕舉妄動。牢記著自己是太子,不可以隨便說一句話,不可以做任何讓父皇不悅的事情。

說到此處,蕭統(tǒng)停了下來,他的黑眸依然明亮清澈,柔情似水地注視著我。

我撲閃了一下眼睫毛,湊近他耳畔,對他說:“不止是東宮,別苑內(nèi)也有人在看著你,會將你的情形都告訴你父皇,是嗎?”

皇帝蕭衍悉心栽培著自己未來的皇位繼承者,蕭統(tǒng)身為皇太子,不得不遵循許多規(guī)矩禮儀,我隱約明白他身受約束卻無奈隱忍的心境。

他輕輕點頭,說道:“是的。”

我心頭卻還有疑云未散,問道:“可是,昨天晚上他們就知道我們住在一起,難道那不是逾越規(guī)矩的事情嗎?”

提及昨晚情事,他的俊顏又浮現(xiàn)一縷微紅,輕嘆道:“當然是。我們之間尚且無名無分,從仙人湖畔將你帶回蘭陵別苑那一刻起,我就逾越規(guī)矩了。鎮(zhèn)江沈府、西湖水閣內(nèi)種種情形,實在不足為外人道……若是讓父皇知曉我們近日相處之事,一定會命人清查你的身世來歷?!?/p>

我沒有在意他語氣中的隱憂,聽見他為我難以自持而“逾越規(guī)矩”,心中暗自歡喜。為引逗他坦言心事,故意裝作不解道:“什么是東宮的‘規(guī)矩’?”

他凝神看著我,似乎若有所思,簡短答道:“我有一位太子妃蘭曦,在我九歲時她就入主東宮了,一直無所出。父皇憂心子嗣,去年替我迎娶了沈太傅的女兒憶霜,東宮內(nèi)的妃妾……”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