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六年,胡惟庸在朱元璋面前誣告劉基謀占王氣之地,圖謀不軌,朱元璋隨即革掉了劉基的俸祿,命令嚴加查辦。洪武十八年,身患重病的劉基面對朱元璋的猜忌和政敵丞相胡惟庸的陷害,決意隱退故里。朱元璋見他去意已決,并不再挽留,沉默了很長時間才說:“你若能為朕推算大明的江山氣數(shù),朕便準你告病還鄉(xiāng)。你意下如何?”劉基利用梅花易數(shù)算法,屈指算出明清二朝的興亡更替,即興作歌賦一首,是為《金陵賦》。
或許正是這首《金陵賦》徹底斷送了劉基的性命。
史載:“基在京病時,惟庸以醫(yī)來,飲其藥,有物積腹中如拳石。
其后中丞涂節(jié)首惟庸逆謀,并謂其毒基致死云。”
似乎劉基之死是胡惟庸在藥中下毒所致,但是劉基通曉醫(yī)術(shù),胡惟庸決無可能挾醫(yī)投毒謀害到他。此事的罪魁禍首,只可能是金鑾殿中至尊無上的皇帝朱元璋。一個功勛卓著的大臣,在生命的終點時刻,想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過幾天清閑日子,卻始終未能如愿。
他能推算出幾百年間成千上萬人的未來,卻唯獨算不出他自己的未來。他的死,拉開了朱元璋屠殺功臣的序幕。
劉基、廖永忠、李善長、徐達、李文忠、馮勝、胡惟庸、藍玉……
一個個足以青史留名的杰出人才逐漸在屠刀之下消失,如果不是朱元璋自己親手拔除了這些“棘刺”,導(dǎo)致朱允炆登基之后無人可倚仗,燕王的圖謀決不會成功。
劉基神秘死后,《金陵賦》被列為禁書,再沒有人敢輕易提起這個名字。劉璟是最受父親疼愛的兒子,也是最聰明的一個,對《易經(jīng)》的研究已出神入化,劉基一定會讓他知道《金陵賦》的內(nèi)容。朱元璋對劉基的三個兒子卻是格外優(yōu)待,長子承襲了劉基的爵位,年輕的劉璟也官拜三品內(nèi)閣使。
過了良久,劉璟才道:“皇上早有旨意,擅傳此文有殺頭之罪。
郡主是皇家金枝玉葉,卻為何對它如此感興趣?”
我無限誠懇,視他說道:“我向來十分敬重令尊的淵博學(xué)問,曾于夢中得見《金陵賦》,所以有疑問請教你?!眲Z難以置信,道:“《金陵賦》已被深鎖于皇宮之內(nèi),知者寥寥可數(shù)??ぶ髟鯐绱饲珊显趬糁械靡姡俊蔽乙娝恍?,微微一笑,輕聲念出賦中幾句話:“‘南方終滅北方興,除非燕子飛入京;此城御駕盡親征,一院山河永樂平。’你如果還要聽,我可以全部背一遍?!?/p>
這首《金陵賦》,我還記得很清楚,起初幾句正是:“南方終滅北方興,除非燕子飛入京;此城御駕盡親征,一院山河永樂平。
禿頂人來文墨苑,英雄一半盡還鄉(xiāng);北方胡虜殘生命,御駕親征得太平。失算功臣不敢諫,舊靈遮掩主驚魂。”“南方終滅北方興”,意指北方的藩王會滅掉南方的藩王,朱棣后來遷都北京;“一院山河永樂平”,甚至連朱棣登基后的年號“永樂”都已經(jīng)預(yù)測出來;“禿頂人來文墨苑”,指相助朱棣奪位的道衍,他正是一位僧人;“御駕親征得太平”,預(yù)示朱棣即將六次親征蒙古。
一代天師神卜劉基的預(yù)言相當(dāng)準確,《金陵賦》中所提到的隱語,與后來發(fā)生的種種歷史事件完全相符。
劉璟已經(jīng)驚訝得無以復(fù)加,道:“不必了,請郡主直言來意。
臣雖粗通易經(jīng),但是只做學(xué)問,不問世事,未必能夠幫助郡主。”
劉璟心思通透,我不再遮掩,直言說道:“令尊素有天師之名,通曉過去未來之事,《金陵賦》中所預(yù)測大明江山氣數(shù),應(yīng)該不會毫無根據(jù)。不知令尊可曾留下逆轉(zhuǎn)天機的方法?”逆轉(zhuǎn)天機,就是改變歷史。為什么我會穿越時空來到明代?為什么劉基能夠預(yù)測未來?
難道他和我一樣是穿越了時空來到這里,才能夠知道歷史的走向?
玄幻之學(xué)奧妙無窮,劉基的身上一定有某些來自宇宙中的神秘力量。如果能夠借助這種力量,或許可以改變很多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