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扮演成功父母角色的心理學(11)

爸爸媽媽不可不知的家庭教育心理學 作者:云曉


“因為媽媽不愛我?!?/p>

“你怎么知道媽媽不愛你呀?”

“因為媽媽總是忙自己的事情,也不管我,還打我?!?/p>

“那媽媽為什么打你呀?”

“因為我撒謊?!焙⒆有÷暤卣f。

心理醫(yī)生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打電話叫來孩子的媽媽,給她開了一個“藥方”,并對她說:“照著這個去做,你的孩子就不會再撒謊了?!?/p>

這位媽媽一看,這個“藥方”上只寫了一句話:每天耐心、真誠地陪孩子玩半個小時。她疑惑地看著醫(yī)生。

醫(yī)生笑著說:“這是孩子的心理需要?!?/p>

回去之后,這位媽媽真的按著醫(yī)生所說的去做了,令她驚奇的是,孩子之后真的不再撒謊了。

讀到這里,家長們也許會感到驚奇,那就讓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這個孩子所得的“病”。其實,一直以來,這就是個游戲,一個“孩子吸引家長注意”的游戲。孩子認為家長不愛他了,所以他用撒謊來吸引家長的注意,盡管為此他挨了一頓打,但他的被注意的需求卻得到了滿足,因此,他會樂此不疲地用撒謊來滿足自己的這種心理需求。所以,這樣,家長與孩子的行為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孩子撒謊——家長打孩子——孩子繼續(xù)撒謊。這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長久如此,孩子很容易就會發(fā)展成叛逆少年或不良少年。

每個孩子都是個細心的觀察家,他們需要家長的關注,需要家長的認同,他們留心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來尋找這種關注和認同。

我就曾親自感受過孩子的這種細心勁兒:

女兒5歲那年,她忽然十分熱衷于“跳”,從幼兒園回到家就不停地跳,并且還邊跳邊嚷:“爸爸媽媽,你們快看我跳得好看嗎?”我們知道這是孩子的心理需要,便盡量滿足她。

一天,我把她從幼兒園接回家,她又開始跳,并且邊跳邊對我說:“媽媽,我今天要跳100下,你要看著我呀!”

我答應了。她開始跳了,跳得很高興,等她跳到50多下時,我感覺很無聊,便拿起茶幾上的報紙翻了翻。這時,我發(fā)現女兒停了下來,很不高興的樣子,便問她:“你怎么不跳了,還沒到100下呢?”

“你沒有看我!”女兒不高興地說。

“我一直在看呀?”

“不是,你在看報紙!”

我知道我的分神引起了女兒的不高興,于是便試圖這樣說服她:“你要跳100下呢,我錯過一兩下是沒有關系的。”

“有關系,因為每一下都不一樣?!?/p>

我一愣,忙請女兒再重新跳,這次我真的用心在關注女兒。確實,她所跳的每一下確實有很大的不同,在跳這100下的過程中,她的手在不停地擺著不同的姿勢,臉上的表情也不時地在變化,真的是每一下都不一樣。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欣賞,就像我的女兒喜歡跳一樣,她在跳的同時之所以不停地變換手勢和表情,就是想得到我的認同。然而,當家長對這一切視而不見時,她就會失望。自然,家長的忽視就會使這些得不到認同的孩子,想用壞行為來吸引家長的注意。

所以,每一位家長都要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真誠地關注孩子的每一個動作。這樣,你就會發(fā)現,即使孩子要跳100下,每一下與每一下也是有所不同的。當我們發(fā)現這些不同后,我們要認同孩子,如這樣對孩子說:“瞧,這個動作真美!”

方法三:尊重與理解——應對孩子的秩序敏感心理

也許有家長要問:“小孩子也懂秩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