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扮演成功父母角色的心理學(xué)(21)

爸爸媽媽不可不知的家庭教育心理學(xué) 作者:云曉


還有一個十分漂亮的女孩子,小時候就討厭與男生一起玩,長大之后更是討厭男人,不愿意甚至是不敢與男人接觸。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因為在她小時候,爸爸拋棄了她和她的媽媽,又重新組建了一個家庭。因此,從她小時候起,她的媽媽就向她灌輸這樣的思想:男人都不是好東西,長大后千萬不要相信任何一個男人。

女孩子討厭甚至是害怕跟異性接觸,不能正常地與異性相處,這也是由父愛缺失而引發(fā)的悲劇。上述事例中的那個女孩,因為從小失去了父愛,再加上媽媽對她的錯誤教育,從而導(dǎo)致她對異性認知的偏差。

由此可見,家庭教育中父親角色的缺失,往往會使男孩不能順利地完成角色認同,使女孩不能正確地認識異性。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父親應(yīng)該怎樣做,才能引導(dǎo)孩子順利成長呢?

以下我們向家長們介紹一下父親教育最應(yīng)該堅持的三個原則,它們會促使父親的教育更趨完美。

方法一:父親VS孩子的性格——加入柔性因素原則

在大多數(shù)的家庭中,“父親”這個詞意味著權(quán)威、秩序。在父親與孩子接觸的過程中,父親會在無形之中向孩子傳授或滲透社會秩序、規(guī)范、準則。不僅如此,父親的獨立、勇敢、自信、熱情等優(yōu)秀個性和特征,也會潛移默化地使孩子受到影響。

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大多數(shù)的父親忽視對孩子的教育,常常會使孩子的性格出現(xiàn)很大的缺陷。

一位無奈的媽媽常常這樣對別人訴說:

我們家小峰太嬌氣了,今年都讀小學(xué)了,但還十分愛哭:在學(xué)校受了一點委屈就哭;在家里,我稍微批評他兩句,他還是哭;別人欺負他,他更是不敢還手,只知道哭。

為什么這個孩子如此愛哭,如此懦弱呢?

這與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有很大的關(guān)系。在小峰的家里,媽媽因為沒有一份固定的工作,主要的時間都用在照顧小峰上。為了讓家里生活無憂,小峰爸爸將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即使是下了班,他也只顧著睡覺,很少與孩子接觸。所以,在這種環(huán)境下,小峰漸漸養(yǎng)成了膽小、懦弱、愛哭的個性。

父親是孩子個性品質(zhì)形成的重要源泉。一般來講,與母親相比,父親通常具有獨立、果斷、堅強、敢于冒險、敢于克服困難、積極進取等個性品質(zhì)。如果父親經(jīng)常與孩子在一起,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學(xué)習(xí)到父親的這種行為方式或性格特點。

有心理學(xué)家做過這樣的試驗:將那些一天與父親接觸不少于2小時的孩子,與那些一個星期與父親接觸不到6小時的孩子進行比較,前者更具有進取精神和冒險精神,人際關(guān)系更加融洽。

上述事例中的小峰很少有機會與爸爸接觸,他的性格更多地受到媽媽的影響,所以會顯得嬌氣和軟弱。

此外,父親教育的缺失,還會使孩子缺乏責(zé)任感。

一個叫小西的男孩,15歲就開始迷戀網(wǎng)絡(luò),并因此而輟學(xué),終日以網(wǎng)吧為家。沒有錢上網(wǎng)了,他就靠小偷小摸來籌錢。為此,他甚至常常被抓進公安局,但他屢教不改。

是什么原因讓一個15歲孩子的性格變成這樣呢?他的家庭關(guān)系又是怎么樣的呢?

原來,小西的父親長期在外地工作,自小西出生以來,一直都是母親在教育他。父親很少教育他,也很少與他溝通交流,加上年齡的差距,父子之間的代溝十分嚴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