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習慣與性格培養(yǎng)中的心理學(1)

爸爸媽媽不可不知的家庭教育心理學 作者:云曉


一 培養(yǎng)好習慣:四種有效方法125

二 塑造好性格:最科學的三原則143

三 塑造好性格:最有效的三種方法152

四 塑造好性格:思維類型不同,方法不同161

引語

Y I N Y U

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好個性,家長應具備怎樣的教育觀念?

孩子好習慣、好個性的養(yǎng)成,有什么有效的好方法?

如何因材施教,根據孩子的思維類型去塑造孩子的好個性?

習慣、個性無小事,任何一種優(yōu)良素質都包含著一種促使孩子成功的機遇;任何一種不佳素質都隱藏著一種阻礙孩子發(fā)展的危機。

唯有父母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按照孩子的自然成長規(guī)律有的放矢,方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成效。

一 培養(yǎng)好習慣:四種有效方法

曾讀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幾十位諾貝爾獎得主在一起聚會,記者問其中一位獲獎的科學家:“請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

這位科學家平靜地說:“在幼兒園?!?/p>

“在幼兒園?”記者感到很吃驚,但他繼續(xù)問:“在那里,你學到了哪些重要的東西?”

“學到了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伙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拿,東西要放整齊,做錯事要道歉……”

這位科學家的回答很出人意料,但它卻很直接地說明了一個問題:孩子小的時候是培養(yǎng)其好習慣的重要時期。在教育界,有這樣一個著名的公式:早期教育花1公斤的氣力=后期教育花1噸的氣力。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早期教育對于培養(yǎng)孩子好習慣的重要性。

那么,在家庭教育的早期,家長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呢?

我們都知道,好習慣與壞習慣好像一對勢不兩立的冤家,大有“有你沒有,有我沒你”的趨勢。例如,一個孩子有不講衛(wèi)生的壞習慣,那干凈、整潔等好習慣就可能與他無緣;又如,一個孩子很誠實,那他一般不會出現(xiàn)撒謊、騙人等壞習慣。所以,從教育孩子方面來講,改掉孩子的壞習慣,就等于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

然而,對此,很多教育學家卻提出了一個更加獨出心裁的觀點:家長改掉壞習慣,就等于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教育學家們認為,年齡較小的孩子有很強的模仿性,而他們的主要模仿對象就是家長,如果家長經常有意無意地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許多壞習慣,如說臟話、撒謊等,這些壞習慣很容易就會被模仿性極強的孩子學會。

一位小學低年級的教師曾對我講述了這樣一件事:

這個孩子學習很好,也很懂事,但就是愛說臟話。為此,我曾多次找這個孩子談話,但效果都很不明顯。

一次放學后,我跟這個孩子在一起聊了一會兒天,忘了時間。當我發(fā)現(xiàn)班上的學生都已經走光時,我知道這個孩子的家長一定在外面等急了,于是便讓孩子先走,我鎖門。

當我鎖好門走出校門時,剛好聽到了這個孩子的父母因為一點小事而爭吵。他們爭吵的聲音不算大,但我仍然覺得很刺耳,因為他們的每句話中幾乎都帶著臟字。這時,我終于知道這個孩子說臟話的壞毛病一直改不掉的原因了。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極強的,家長是他們行為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在家里,家長動不動就會口出臟話,那么,即使老師有再強的能力,也沒有辦法使孩子改掉說臟話的壞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yǎng)成一種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也許在有些家長眼中,孩子愛說臟話這種習慣很小,但也許就是因為這樣一個小小的習慣,日后孩子就會找不到工作、失掉一個很重要的職位,或者錯失一個很大的發(fā)展良機。到那時,做家長的后悔都來不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