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開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1)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作者:李少聰


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一種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的思維活動,即開拓人類認識新領域、開創(chuàng)人類認識新成果的思維活動。它以感知、記憶、思考、聯(lián)想、理解等能力為基礎,以綜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為特征的高級心理活動。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獨立思考問題,有獨特的見解,有創(chuàng)新的意識,這些就是人們常說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開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要從小開始,這不僅有利于孩子智力的開發(fā),更能為提高孩子的競爭力打好基礎,做好準備。

如何更好地開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呢?關鍵就在于父母的教育和啟發(fā),其中父母的肯定、賞識更是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催化劑。父母一個欣賞的眼神、一個滿意的點頭、一個會意的微笑、一個親熱的手勢,都會給孩子帶來莫大的快樂、巨大的信心,于是孩子想問題、做事情就會更為投入。

在某些場合,某些時候,父母的一句話可能就會激起孩子的創(chuàng)造熱情,從而改變了孩子的一生。

小輝6歲那年,有一天他用黑筆把一整張白紙涂得一塌糊涂,小輝的媽媽看到小輝這個不知所云的作品后,沒有責罵他,而是耐心地問道:“小輝,你這是在畫什么?”小輝一本正經(jīng)地說:“我畫的是:在一片大樹林中,有不同的小動物,它們歡聚在一起,高興地唱歌、跳舞。當它們唱累了、跳累了的時候,太陽也下山了,于是天黑了,然后大家都睡覺了”。聽完小輝的回答,媽媽對小輝表達了由衷的贊美:“小輝,這真是不簡單啊”。小輝聽到媽媽的表揚,感到很受鼓舞。從此就對畫畫充滿興趣,從小學畫到初中,從初中畫到高中,又從高中畫進了省里有名的美術(shù)高等院校。

對孩子“一塌糊涂”的作品,這位媽媽不是簡單地斥責、否定,而是耐心地詢問和傾聽,從而得知在孩子的內(nèi)心還有那么多精彩的故事。因為有媽媽的鼓勵和賞識,小輝的興趣得到了很好的激發(fā),于是在不斷繪畫中提升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這位媽媽有效地開發(fā)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從而激起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熱情,這值得我們每一位父母學習。

一個具備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孩子應該有這樣的特征,所想的問題新穎,思維靈活,自由地發(fā)揮想象力去認識、理解、解釋自己遇到的人和事。因為好多問題,別人沒想到或根本想不到,而有了這種思維的孩子卻可以想到,這就增強了他的競爭力,將來成功的機會也就更大。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很有必要。那么到底該如何開發(fā)、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呢?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方法一:鼓勵孩子提問、探索

孩子有好奇、愛問“為什么”的天性,父母更要為孩子的這種天性提供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和氛圍,因為這是鍛煉孩子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好機會。日常生活中,除了耐心地對待孩子的發(fā)問,還要鼓勵孩子多提問題,讓孩子在生活、學習中找問題。

這里要說的一點是,對孩子的問題,我們做父母的要不要“有問必答”呢?答案應該是“不要”。因為孩子提問題,說明他在想,在思考,在等待答案;如果我們引導孩子去尋找答案,那么孩子就不會僅僅停滯在思考狀態(tài),而且還會進入探索狀態(tài),這更有利于鍛煉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小澤是個喜歡水的孩子,他對水總是充滿好奇,也特別喜歡玩水。一天,小澤對爸爸說:“爸爸,水除了可以喝,還有什么用途?”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