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孫中山離去后的日子(3)

女生必讀的榜樣傳奇 作者:方舟


6月1日,宋慶齡又親自護靈到南京中山陵,一步步走上幾百級臺階,把孫中山的靈柩送進墓室。孫中山的遺體放在一具精致的紫銅棺內(nèi),棺下面有一個特制的楠木架子,棺上還有一層密封著的水晶透明板,站在上面扶著欄桿就可以瞻仰孫中山的遺容。

奉安大典后,蔣介石苦苦挽留宋慶齡在南京寓所居住下來,宋慶齡聲稱回家瞧看,于是第二天一早即返上海。記者紛紛登門采訪,宋慶齡推說身體不佳,對政治無任何意見發(fā)表。

蔣介石對宋慶齡的回來,曾做三點指示:一是拉攏;二是封其嘴;三是前者不行就來硬的。

隨后,蔣介石先派夫人以姐妹親情去說服,并請她到南京參加即將召開的國民黨三屆二中全會,遭到宋慶齡的斷然拒絕。

宋慶齡送走了小妹美齡后,就回到了生病的母親倪桂珍身旁,終日照料母親,過一種普通人的生活,盡一份孝子之心。母親病情稍好,她便陪母親去蘇州,逛杭州,盡享天倫之樂。

1929年8月上旬,國際反帝大同盟會議要在柏林召開,并向宋慶齡發(fā)出了邀請。作為名譽主席的她,剛剛回國難以參加,于是她在寓所擬定了電報全文,聲明自己不參加的理由,同時也以激烈的言辭抨擊了國民黨反動派對內(nèi)屠殺工農(nóng)、對外親帝反蘇的罪行,指出“反革命的國民黨領(lǐng)導(dǎo)人背信棄義的本質(zhì),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無恥地暴露于世人面前。在背叛國民革命后,他們已不可避免地墮落為帝國主義的工具”。

電文尖銳深刻,像柄利劍直刺蔣政權(quán)的心臟。蔣介石怕得要命,直接封鎖了這一消息,大報小報概不登載。所以電文也成了秘密傳單,在大街小巷傳遞。

直面白色恐怖

盡管蔣介石用心良苦,花樣翻新,用各種手法對宋慶齡進行討好和拉攏,但宋慶齡從未在其軟化和利誘下動過心。

面對蔣介石的威迫和暴力,宋慶齡表現(xiàn)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大無畏精神,和蔣介石進行面對面的斗爭,挫而彌堅,斗而彌勇。在極其險惡的環(huán)境中,宋慶齡也沒有后退一步,正像法國著名文豪羅曼·羅蘭指出的:宋慶齡不但是“一朵香滿全球的鮮艷花朵”,而且是“一頭名符其實的力圖沖破一切羅網(wǎng)的雄獅”。

隨后,蔣介石制造了一幕幕白色恐怖。

1931年8月17日夜,宋慶齡最為親密的朋友鄧演達被蔣介石政府抓捕。

宋慶齡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是在上海莫里哀路29號的住宅里。

宋慶齡視鄧演達為志同道合的朋友。大革命失敗后,他們曾流亡蘇聯(lián),一同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xùn),又一同扯起了革命的旗幟,他是位干起工作不要命的好同志;回國后,他又積極地投身到反蔣的洪流中……這一切,都在促使宋慶齡要下決心營救鄧演達。

可是話說過來,此事談何容易!要知道,營救鄧演達,必須親自向蔣介石求情。特別是這次求情,不是求同志而是自己的敵人。她曾發(fā)表過譴責蔣介石,不與其同流合污的“七·一四”聲明;孫中山南京“奉安”時,她又反復(fù)重復(fù)這個聲明,致使蔣介石要對她下毒手。眼下真的要求情,還真為難了宋慶齡。

宋慶齡經(jīng)過一段痛苦的斗爭后,決定開始營救鄧演達的行動。盡管事情艱難,但她已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9月的南京,宋慶齡見到了蔣介石。

蔣介石聞聽宋慶齡求見,心里一怔。為籠絡(luò)宋慶齡,他絞盡了腦汁,包括中山陵工程的修建,耗資百萬,都沒有感化宋慶齡。如今宋慶齡自己找上門來,他還以為她受了感化,降服于他呢!結(jié)果是出乎蔣的意料。最后,宋慶齡一定要見鄧演達,蔣便耍一個花招道:“我還不知道此事喲……”。宋慶齡憤憤然地離開總統(tǒng)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