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此次回朝即將加封九章親王的湛王外,天朝皇子中唯有凌王于圣武二十六年以平定西蜀之功晉封九章親王,賜九旒王冠,有殿前佩劍、宮中馳馬之特權(quán),則依制凌王府中可設(shè)親兵一千五百人。但由于凌王常年領(lǐng)兵在外,玄甲軍自建軍之日起便由他親手調(diào)教指揮,這一萬將士名義上隸屬神御軍,實則與凌王府之禁衛(wèi)一般無異。
凌王素有城府,深知功高震主之大忌,縱重兵在握,卻向來行事磊落,張弛有度,是以天帝即便清楚他在軍中的威信卻并不覺顧慮,多年來但凡有軍務(wù),也放心由他處置。何況玄甲軍軍紀(jì)嚴(yán)明,從驃騎大將到普通戰(zhàn)士都潔身自愛,不結(jié)派,不黨爭,不張揚(yáng),不生亂,令天帝甚為贊賞,因此玄甲軍的存在實際上是在天帝的默許之下。
然而此時天帝病情反復(fù),朝堂形勢不明,玄甲軍便格外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這才有了文瀾殿朝議的激烈爭論。只是有些事雖然各人心知肚明,真正搬到臺面上卻從來沒有敕令明示玄甲軍乃是凌王的親兵,如今要以“逾制”裁撤便十分沒有道理。
文瀾殿中凌王幾乎是連話都懶得說,冷眼看著別有用心之人義正詞嚴(yán)慷慨激昂,這態(tài)度不言而喻。鳳衍那里卻以中書省的名義接連責(zé)問門下省何以無中生有封駁敕令,咄咄逼人。兵部則不冷不熱地請門下省給個合理的理由,既然有裁撤玄甲軍之意,自然得對將士們有個交待。
兩派各執(zhí)其理,唇槍舌劍,往來不休,直看得一些中立的大臣憂慮重重,心驚膽戰(zhàn)。
憂的是天帝纏綿病榻精神日衰,朝堂之上波云迭起,改天換日近在眼前。驚的是如此情勢之下,神御、神策兩軍北伐突厥,西鎮(zhèn)邊陲,如今這看似繁華錦繡、歌舞升平的伊歌城,竟已是一座無軍鎮(zhèn)守的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