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新春,紫禁城最煩瑣的日子又來臨了。剛進臘月就連著下了好幾場雪,天寒地凍的季節(jié)對我來說最是酷刑。連日忙碌再加上月事不穩(wěn),我整天心緒不寧,焦躁不安,脾氣大得連喜兒都不敢跟我說話了。這一天我死活也靜不下心來,心里直恨不得找點東西摔摔打打才好,正在四處踅摸,十三一腳邁了進來,看見我在屋里轉圈,問:“你這是干什么玩兒呢?”
“我心煩,想找東西砸呢?!?/p>
他聽了,一撩衣擺斜靠著炕桌坐下:“成!砸吧。我還告訴你,這府里甭管是人是物,除了十三爺我,就沒有你不能砸的!今兒個正好我也聽個熱鬧?!?/p>
我一聽,這可是你說的。左右看看,抄手端起早上吃茶用的斗彩茶盅,還沒等我撒手,他先給接了過去:“哎?看不出來你還挺會挑東西的呢。我記得這個說是明朝宣德年間留下來的,從我大清入關進了這紫禁城就有了。”
他轉了一下身,找了個光線比較好的角度,指著說:“看到這個,我倒想起笑話來了。小時候剛開始跟十四弟一起念書,皇父時常會去考校我們。有一天我們兩個一起背書,背得整整齊齊?;矢钢闭f好像雙生子一樣。那個時候這個盅子是一對,皇父就順手賞了我們兩個,誰承想老十四毛躁,一出門就找不見了。結果從那天起他就看我這個不順眼,得著空兒就央求我說,十三哥,你看我那盅子都跑了,你也把你這放了吧,省得兩個盅子互相惦記呢?!彼T著嘴尖著嗓子學十四阿哥的樣子,逗得我忍不住笑起來。
等他把茶盅放下,我才想起來我要砸東西,這物件既然有故事,那也只好另尋別的了。我望望床頭案幾上有個半尺高的大肚牡丹青花瓶,走過去把里面插的孔雀翎子拿出來,抱起那個瓶子。不想又被他接過去:“這原也是件明朝的物件兒了,不過后來又重制了一回,你可知道是怎么回事?這個原來擺在德妃娘娘屋里的呢,結果被我淘氣撞翻了,直把這瓶從脖子處摔斷。我也沒敢說,悄悄兒對上仍舊擺在那。結果皇父去了,說話說得高興一拍案幾,‘啪’就掉下來,皇父當時納悶了好一會子呢?!?/p>
……
每拿一樣,他就細細地講從何而來,有什么故事,他講得很投入,我聽得很認真,不知不覺,炕桌上已經(jīng)擺了好些。這時候小福子來尋他,說禮部尚書張大人遞了帖要見。十三聽了,自己把茶壺端起來,咕咚咚喝了兩口就往外走,剛出去又轉回來,扒開氈簾探個頭進來說:“你先緊著這些砸,剩下的還有典故,晚間我再過來接著講?!?/p>
等他走老半天了,我瞅著炕桌上那堆東西還發(fā)呆呢:他來之前我原是要干什么來著?
晚間我正吃飯的時候,他還真來了。我說:“呦,爺來得不巧了,我可沒預備你的飯?!彼矝]回答,直接坐在床邊發(fā)呆。
我看出他臉色不太好,就撂下碗過去問:“你這是怎么了?對了,你那一堆‘典故笑話’我可還留著呢,你要是心里有不痛快,我先借你砸?!蔽乙幻嬲f,一面指著那還堆得滿滿的炕桌。
他哧地一笑,勉強得很,半天才說:“明兒個一早,你跟我進宮,皇父召見呢?!?/p>
“我也去?”
“嗯,想是有重要的事吧。”他臉上陰晴不定,倒讓我也跟著不安起來。
養(yǎng)心殿里,我和十三跪在東暖閣的碧紗櫥外,康熙端著本書頭也不抬,好半天才說:“今天找你們來,是有件事情想要聽聽你們的說法?!?/p>
我和十三對看了一眼,心中忐忑不已。
“序齒的公主里,熹慧是朕的小女兒,如今也已經(jīng)十六歲了。前日科爾沁來跟朕提親事,朕也是委決不下。你們既是親哥嫂,今天就給你們個說話的機會?!?/p>
我頓時震在那里,這一天來得真快!琳兒的托付言猶在耳,既然有這個機會,我絕不能放過。我想好了正要開口,十三攔在我前面:“一切聽憑皇父做主,滿蒙聯(lián)姻由來已久,熹慧既是我大清公主,得祖宗庇佑,自然也要遵循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