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生中唯一的“三封家書”(3)

美國軍校的中國男孩 作者:孔一諾


當初我媽沒給我報學校的美術班是因為她認為我的“涂鴉”相當有水平,怕老師教技巧,淹沒了我的“原生態(tài)”,她給我報了“書法”班,她說胳膊練出了力氣,寫字畫畫都錯不了,可惜我的不能堅持,半途而廢了。我們的美術老師叫張紅紅,我媽說她是個不可多見的好老師,她未能替我抓住這個機會很遺憾,張老師現(xiàn)在去了哪里?不得而知。但是我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能跟她學畫是個幸運的事兒。

我的小學還有一位好老師,一位上了年紀的音樂老師,由于她的教學方法,我們班的合唱在北京市每每獲獎,那一年的秋天,我媽又接我們?nèi)嗟剿邪牡乩铩疤S收舞”,那一天同學們可高興了,全班分為三個小隊進行勞動比賽——剝玉米,干了不一會,飯熟了,叫大家吃飯,同學們都百般不樂意地說:求求你了,阿姨再讓我們干一會兒吧……

吃完了飯,媽媽說叫他們?nèi)ソo自己的媽媽挖紅薯帶回家去,每人一個塑料袋兒。

很久沒下雨了,地里挺干的,同學們互相幫助,挖了不少紅薯,不久家長們的意見反饋回來了說:這是一生中最甜的紅薯!

那一天的主題班會還有一項內(nèi)容:我媽利用門前的涼臺拴了一根長桿,掛上一塊布充作舞臺,我們表演了自己的節(jié)目,當我們班四個聲部無伴奏合聲響起時,村里的農(nóng)民搬梯子爬上墻頭,看我們演出,盛況空前。

我母親她那一輩人都有過共同經(jīng)歷,她是下鄉(xiāng)插隊的“共和國同齡人”,她有打不開的農(nóng)村情節(jié),所以退休后跑到農(nóng)村包地務農(nóng),才有了我豐富多彩的城鄉(xiāng)兩地生活。

一開始我很討厭住鄉(xiāng)下,起碼交通和信息都受到了局限,我還因此跟我媽發(fā)過脾氣,但是幾年過去后,我就習慣了在田野里和狗一起奔跑,在魚塘里游泳,用大柴鍋做飯的味道,就是用煤氣灶做不出來!心也漸漸沉靜了,甚至性格都有了些變化。

我跟我爸在玉米地里干活兒,都不穿上衣,光著膀子,那時你才會覺得是個爺們兒,就會對穿著西裝打著領帶吹冷氣有些不“感冒”了。

我和我的同齡人不同的是我是在兩個時代的邊緣長大的,接觸了一點兒農(nóng)耕文化,但還是遠遠不夠的。

生活不會總是風和日麗的,我認為問題出在了初中:初中我仍上私立學校,但是換了一個教育系統(tǒng)“公辦”的“私立”學校,(聽上去有些別扭)學校的硬件也很完美,但是“應試教育”的幽靈在校園中徘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有些“不正當競爭”了,比如我同一宿舍的同學,會鼓勵我在考試前玩游戲機,甚至拉著我玩?zhèn)€“對抗賽”,但是晚上他會在被窩里打著手電復習功課,我是在羊群中長大的,是在“不讓一個孩子受委屈”的老師的卵翼下孵出來的小雞,在班上開始有些掉隊了,從天堂掉到地獄的落差更大,摔得更疼,又缺乏咬牙吃苦的鍛煉,很容易采取放棄,一點一點地退步,一點一點地失守,自己沒有信心,人際關系也處理不好,越來越煩躁,甚至疑神疑鬼的,總覺得有同學和自己過不去,有時還嫉妒別人,很分心,也不快活,直到考高中的成績不理想,進不了重點中學。

據(jù)說我爸爸媽媽之間有過一次研討:媽媽問爸爸,孩子是在羊群中成長快,還是在狼群中成長快?爸爸說:當然是狼群。媽媽說:這是你說的……這可能就是他們的“豺狼計劃”的起因。

而我就這樣一下子被拋到了西方的遙遠的“狼群”!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