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現(xiàn)場逼宮大戲(2)

黃花落,黃花開 作者:劉東黎


按照孫中山的想法,只有立即揮戈北伐,徹底粉碎北洋勢力,將革命進行到底,才能真正建立一個民主自由、繁榮富強的新國家。然而南方民國政府卻在無形之中,形成了一股強大的主和勢力,迫使孫中山放棄北伐,將總統(tǒng)職權讓給袁世凱,以換取清廷的遜位。這一點,是孫中山回國時始料不及的。

自己手中沒有可供指揮的軍隊,再看看老戰(zhàn)友黃興,他也缺乏統(tǒng)一指揮的威望。從各地北上的軍隊中,有戰(zhàn)斗力的部隊是有的,但很少。至于各省都督的軍隊,黃興壓根是指望不上,他和湖北、浙江兩省軍界的關系很有點緊張,更是無法指揮。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孫中山孤掌難鳴,處處被掣肘,處境之難,可想而知。

武昌起義之后的“革命派”,也是一個復雜紛紜的團體,當中既有激進的革命黨人,也有由改良派或者清廷遺老搖身一變的;還魚龍混雜了諸多泥沙俱下的勢力?,F(xiàn)在,各省大權基本上都已落進了立憲派官紳大員的手中,如湖北都督黎元洪,江蘇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湯壽潛,上海議長張謇等。這些年高望重的名流巨紳,對革命黨人中的年輕后輩懷著一種輕慢的心態(tài),表面上贊揚他們推翻專制的功績,實際上并不買這些黃口小兒的賬。孫中山提名要讓宋教仁任內(nèi)務總長,就是因為宋年紀輕、資歷淺,遭到他們的反對而被迫取消。

另有不少人在為臨時政府的前途擔憂。許多省的藩庫空空如也,不但軍餉,就連軍政府工作人員的薪水都發(fā)不出。有些省的代表之所以投孫中山的票,是因為聽說他與外國政府關系良好,能獲得外國承認并借得巨款而歸——后來又發(fā)現(xiàn)不是這么回事。那些滿懷希望的人不免心生埋怨。因此,孫中山的命令往往出不了南京城。

就在孫中山赴南京的前夕,據(jù)宮崎寅藏回憶,有一件值得品味的事。這一天的黃昏,宮崎寅藏走進孫中山的寓所。孫中山部下的人,大都到了南京籌備成立臨時政府的事。夕陽西下,平時鬧鬧嚷嚷的大院顯得冷冷清清,人去樓空。

“你能給我借上500萬元嗎?我明天要到南京就任大總統(tǒng)了,但卻身無分文?!?/p>

“我又不是魔術師,一個晚上去哪里弄這么多錢?”

“明天沒有錢也關系不大。但你如果不保證在一周之內(nèi)給我借到500萬元,我當了總統(tǒng)也只好夾起皮包走路。”

話剛說完,孫中山不由得深深嘆氣。這個總統(tǒng)真的是很不好當,他兩手空空,到南京就任時,還是滬軍都督陳其美給了他區(qū)區(qū)1000元銀元。獨立各省各自為政,何況自顧不暇,更不可能向名義上的中央政府上交財政收入。此時孫中山又不便從列強手中收回關稅。沒有錢,日子沒法過。

南京臨時政府從成立那一天開始,便面臨著嚴重的財政危機。清政府所課征的種種苛捐雜稅業(yè)已宣布廢除;海關及部分常關、鹽厘的稅收被列強把持,拒絕交付臨時政府;各地的國稅和其他稅收被省軍政府截留,不上繳中央政府。軍需緊急,而款項沒有著落,各處缺乏軍餉的電報接踵而至,孫中山、黃興等人在南京臨時政府的日子簡直就是度日如年。

由于財政困難,南京附近的民軍普遍拖餉缺餉,每天來陸軍部要錢的少則十幾起,多則幾十起,黃興這個陸軍總長當?shù)每芍^焦頭爛額,每日疲于應付。

孫中山又開始四處借貸。但在武昌起義爆發(fā)后,列強為了保護其在華利益達成共識:在希望加速結束敵對沖突的情況下,任何強國均不得批準其本國國民向雙方的任何一方提供貸款。為了解決財政困難,孫中山等人也想了很多辦法,如發(fā)行軍需公債、發(fā)動南洋僑民捐款、向外國銀行借款等,但籌集的經(jīng)費杯水車薪,到手即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