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學會承受批評(13)

學會和領導相處 作者:鄭一群


多疑的司馬昭看后更懷疑他心存不軌,便命人前去對鄧艾說:“臨事應該上報,不該獨斷專行封賜蜀主劉禪?!?/p>

鄧艾爭辯說:“我奉命出征,一切都聽從朝廷指揮。我封賜劉禪,是因此舉可以感化東吳,為滅吳做準備。如果等朝廷命令來,往返路遠,遷延時日,于國家的安定不利?!洞呵铩分姓f,‘士大夫出使邊地,只要可以安社稷、利國家,凡事皆可自己做主’,鄧艾雖說不上比古人,卻還不至于干出有損國家的事。”

鄧艾強硬不馴的言辭更加使司馬昭不安之心大增,而那些嫉妒鄧艾的官員也紛紛上書誣蔑鄧艾心存叛逆之意。司馬昭最后決定除掉鄧艾,便派遣人馬監(jiān)禁押送鄧艾前往京師,在路途中將其殺害。毛澤東曾經(jīng)提出在黨內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號召,教導我們以科學的態(tài)度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那么,什么才是科學的態(tài)度呢?首先,要有一個坦然的心態(tài)。作為一個年輕員工,在很多方面都缺乏經(jīng)驗,虛心聽取他人意見,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是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的重要一環(huán)。其次,在面對領導的批評時,下屬要懂得自我剖析,避免矯妄過正。優(yōu)秀的下屬能夠從不同的意見中吸取精華。尤其是應對來自領導批評的壓力時,下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批評的壓力影響自己的判斷力,否則事情只會越做越糟。第三,下屬要有寬大的胸懷面對批評。俗話說“良藥苦口”,下屬要真正做到正確面對批評,必須讓自己心胸廣闊。如果“睚眥必報”,定會成為自己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企業(yè)內部的批評就像發(fā)熱是人體免疫功能的正常反應一樣,對企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是必不可少的。當然,這里所說的領導批評必須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是善意的批評。失去了誠信,這樣的批評便成了誹謗。對于領導而言,把握好批評的語言藝術是其批評能否達到“治病救人”效果的關鍵。對于下屬而言,用端正的態(tài)度去接受批評,則是其自身能力得到提升的重要前提。

千萬不要和領導發(fā)生爭執(zhí)?張寶常大學畢業(yè)后就在久遠和利公司上班。五年來,張寶常一直保持少說多做的作風,和誰都不多說話,別人說什么他都認為與自己無關。有時候,即使別人說了對他不利的話,他也覺得無所謂,因為他認為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領導自然會看得到,肯定不會虧待他的。讓張寶常沒有想到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那天,他正在做一個新的工作任務,領導怒氣沖沖地來到他面前,將一個文件“啪”地摔到他的桌子上,怒吼道:“張寶常,你在這里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怎么連這點兒事都做不好呢?簡直是一塌糊涂!”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