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真我(4)

日常的佛心 作者:李云峰


(真我)

在人的內(nèi)心深處,藏著一個最真實的自己。它最單純,同時也最強大,一切風浪都無法觸動它分毫。

心境

從來沒想到過,自己竟能擁有這樣一種心境。幾次想將它寫出來,皆因詞匯貧乏而終止。

現(xiàn)在,我終于找到一樣東西能比較貼近地表達它了。那是一湖清水,在夏日的夜里,寧靜極了。你或許會說,那不會很單調(diào)嗎?恰恰相反,這是一種無法言及的享受。只要你有過夏日的夜晚在湖邊散步的經(jīng)歷,你就能多少體會出這種美妙的滋味。寧靜的湖面可以令一顆躁動的心安靜下來,把所有的煩惱驅(qū)走,只留下溫柔的情絲。曾經(jīng)的酸甜苦辣雖仍埋藏在記憶中的一個角落,但絕不會打亂你的心境。且這一切似乎都非常遙遠,恍若隔世,有時會以為那是另一個人的故事,與己無關(guān)。

偶爾會有一絲對別人不好的念頭閃過,比如抱怨,不滿,嫌棄或厭惡,很快就被排除掉,那些不凈的念頭是不配有的。正像一片樹葉落在湖面上,你只須用指頭輕輕一挑就可以了。有時會有一陣風沙吹過,湖面會因此而失去平靜,沒關(guān)系,只要你有信心還想恢復那一切,很快就能風平浪靜。表面的波動不會太久,深層的寧靜才是永恒。這便是現(xiàn)在的我常有的心境,美不可言。

以前也有過好心情,那是因為碰上了好事,一遇到挫折就又失去了平衡。那時的我不能主宰我的心湖,面對狂風暴雨,我變得束手無策,只能任它們肆意搗亂?,F(xiàn)在,我真正地變成了自己的主人。

評:人生的意義,不過就是發(fā)現(xiàn)自己,成為自己,最終回歸自己,回到那個最好的自己。在佛家,就把它叫做圓滿。

(真我)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夢,夢想自己可以飛起來。然而,那僅僅是夢嗎?

振翅高飛

有一天,一位自然學家經(jīng)過一座農(nóng)場,看到雞舍里的雞群中有一只老鷹,于是就問農(nóng)夫主人,為什么鳥中之王會落魄到與雞群為伍的地步。農(nóng)場主人說:“因為我一直喂它吃雞飼料,把它訓練成一只雞,所以它一直都不會飛,它的一舉一動根本就是只雞,而且也不再認為自己是一只老鷹了?!?/p>

那位自然學家說:“不過,它到底還是一只老鷹,應(yīng)該一教就會的?!?/p>

經(jīng)過一番討論之后,兩個人終于同意試試看是否可行。自然學家輕輕的把老鷹放在手臂上,然后說:“你屬于藍天而不是大地,張開翅膀飛翔吧!”可是那只老鷹有點疑惑,因為它不知道自己是誰。當它看到雞群在地上啄食,就又跳下去與它們作伴了。

自然學家不死心,又把老鷹帶到屋頂上慫恿它飛。他說:“你是一只老鷹,張開翅膀飛翔吧!”可是老鷹對這個陌生的世界感到恐懼,于是又跳到地上去啄食了。

到了第三天,自然學家起了個大早,把老鷹帶到高山上。他把鳥中之王高舉在頭頂,再次鼓勵他說:“你是一只老鷹,屬于藍天和大地,張開翅膀飛翔吧!”

老鷹回頭看了看遠方的農(nóng)場,再看了看天空,但還是沒有飛。自然學家把它舉起來,向著太陽。接著,奇跡發(fā)生了,老鷹的身子開始顫抖起來,然后慢慢地張開翅膀。最后,發(fā)出了一聲清亮的叫聲,沖向了天際。

故事中的老鷹就是我們的真實本性,蘊藏有無限的能力和潛力。雞群則代表那顆被世俗的恐懼和限制所束縛的心靈,以及旁人加諸在我們身上,而我們也默認的無形限制。

我們也曾像那只老鷹一樣,因為模糊的身份而蒙受痛苦。我們屈服在心靈的健忘癥之下,忘記了萬物之靈的本性。雖然這種情形不會改變我們原本的面貌,但卻使我們的行為失去了應(yīng)有的創(chuàng)造和力量,像是一個不該發(fā)生在上帝子民身上的無解謎題。

因此,在驚醒的過程中,我們的目標并不在于改變自己,而是要回歸我們的本性。你是雞還是老鷹呢?你天生注定是要在地上啄食,還是在天空中翱翔呢?你的選擇決定了你的命運。

評:當老鷹有著雞的心態(tài),它不敢打開翅膀,因為它以為自己會掉下來摔死。我們?nèi)绻胍w翔,第一件該做的事情,便是放棄那些別人喂給我們的飼料,以及和我們朝夕相伴、喋喋不休的雞群。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