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逐漸長大,準備成為一名第四代紡織工。這樣,工作就成為他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一連數小時觀察父親如何紡織,對手提式控制桿和筘座有節(jié)奏的運動和嘩啦聲感到著迷。如果需要,他就幫父親取東西,拿來一卷卷的紗線和一桶桶的水。水是鄧弗姆林的一種稀缺物資。每天早晨,公共水井旁邊總會排起一列長長的隊伍,等待獲取一天之中首先需要的東西。安卓卻很喜歡這件麻煩事,因為他可以趁機同那些老女人們作對。"水的供應缺乏,沒有規(guī)律,"他回憶道,"有時,水要等到靠近中午時分才被放出來。20個主婦坐在那里等候。她們事先在夜里把一個個不值錢的鐵罐子擺放在那里,以確定前后順序。正如人們所料,這種行為導致數不清的爭執(zhí)發(fā)生。不過,即使在這些令人尊敬的老女士面前,我也能頂得住。因此,我被別人叫做'壞家伙'。也許正是通過這種途徑,我獲得了一種同別人爭辯的能力,或稱之為好斗性。這種特點一直在我身上保留下來。"這位頭發(fā)淡黃、小腿短粗、性格魯莽的安卓從不畏懼女士們的指責,對那些鐵罐子根本不予理會,照直就跑到了隊伍的最前列。
勞德姨父的鋪子偶爾遇到一些緊急情況,會需要安卓的幫助。當多德和內格在9或10歲時,勞德買來100品脫熟透的醋栗,必須盡快賣出去。"嗯,內格,"勞德姨父說道,"你和多德能同約翰·沃克推著那輛手推車去科洛斯蓋茨,把這些東西賣掉嗎?"這是一件很繁重的任務,而此時的安卓卻已經顯現出善于銷售的天賦,非常漂亮地將其完成。勞德姨父曾在寫給安卓的一封信中的回憶道:"這是一堂學會自力更生的課程,孩子們的表現很不錯。"
自力更生,保持獨立--這些都是在安卓內心深處形成的特點。他的身量不高,成年之后只有5英尺3英寸(美國成年人的平均身高為5英尺7英寸)。他無可選擇,只能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問題。父親很有愛心,為他修造了一個兔舍。至于喂養(yǎng)兔子的事情,安卓就全靠自己完成(而兔子遵循它們的一貫習性,毫不客氣地繁殖著)。為了完成喂養(yǎng)兔子的任務,安卓找來伙伴們,做了自己平生第一樁交易:如果有人給這些活潑可愛的兔子收集蒲公英和苜蓿作飼料,就可以用他的名字命名一只兔子。樂于控制他人的安卓在小小年紀就學會利用人們的虛榮心--這是一個對人們進行激勵并使自己從中獲益的聰明辦法。他在今后還會反復通過這一手段實現自己的欲望。
至于接受正式教育(這在當時屬于自愿行為),寵愛孩子的威廉和瑪格麗特答應他們的獨子,等到他準備好了,就把他送到學校讀書。直到7歲,安卓還是沒有上學的打算。威廉和瑪格麗特對自己做出的許諾感到后悔。最后,他們向附近的羅蘭德小學的羅伯特·馬丁校長求助,請他帶著安卓一起散步,并同他討論上學的好處。安卓使父母松了一口氣,年方8歲的男孩很喜歡馬丁先生,于是在學校注冊就讀,學費為每周幾個便士。羅蘭德學校有大約150~180名學生,都擠在一間教室上課。校長為年齡大一些的學生授課;然后,后者轉而輔導年幼者的學習,內容包括拼寫、背誦、做算術題和在練習簿上寫作文。學生們經常圍繞著教師坐成一個半圓形,"討論功課"。喜愛展示自己的安卓很擅長這種討論。這也是一件好事,因為馬丁(孩子們私下里叫他"可惡的馬丁")是一個厲害的監(jiān)工。如果他的命令沒有被遵守,他就把一根皮條扔給作惡者。然后,這個孩子再把它遞給"討厭的馬丁",后者就開始狠狠地抽打他攤開的手掌。
安卓不是一個頑劣的孩子。在他的同輩們看來,他學習太過用功,于是給他起了一個外號:馬丁的寵兒。當安卓經過時,他們就用這個外號譏笑他。安卓不理會這個外號,繼續(xù)做一名勤奮的好學生。對他而言,老師是如同勞德姨父一般的生活導師;而在今后的生活中,他會繼續(xù)遇到新的導師。安卓有一種獨特的能力,既能理解男性,也能理解女性,并從他們身上吸收智慧和信息,進而推動自己的事業(yè)發(fā)展。在馬丁先生看來,安德魯·卡內基是"在自己學校里就讀過的學生當中最聰明的之一"。除了有"馬丁的寵兒"這樣一個外號,上學期間另外一件痛苦經歷是每天得背誦4節(jié)贊美詩。由于父母不是傳統(tǒng)教會的教友,宗教不是安卓的長處。這一點在上學第一天就顯現出來。當老師讓他背誦一條格言時,他自豪地回答:"小事謹慎而大事自成。"安卓的主要格言來源是他的母親,而非《圣經》。這只能說明,瑪格麗特·卡內基對兒子的影響力勝過上帝。在他的成功背后,她才是最偉大的驅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