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致諸弟(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02

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家書(插圖本) 作者:唐浩明


評點:戒煙寫日記主靜

這封信里有幾點值得我們注意。一為曾氏的戒煙。據(jù)說曾氏年輕時有兩大嗜好:下圍棋和吸水煙。下圍棋太耗時,影響讀書,曾氏曾下決心要戒掉。其咸豐八年的日記里尚有“四月二十三,戒棋立誓”的記載。但我們知道,此嗜好,他不但沒戒掉,反而在日后的戰(zhàn)爭年代里愈演愈烈,幾乎每日一局,即便戰(zhàn)事極不順利,他也照下不誤。圍棋為何沒戒掉?筆者揣摩這可能是曾氏一生中唯一的一項娛樂活動。他這一輩子實在活得太累,倘若這一項娛樂都要取消,他的生命就很有可能難以維持,故戒過一段時間后又死灰復(fù)燃。至于水煙,則的確是戒掉了。這多半緣于他的健康狀態(tài)。

曾氏其實是個不健康的人,甚至可以說是個病號。他在道光二十年六月,也就是剛進京參加散館考試半年后,便肺病大作,幾至不救。肺病在當時為不治之癥,他幸而遇到了一位名醫(yī),才度過這一劫。這一病三個月,住在客棧里,家眷并未來京,全靠一位名叫歐陽兆熊的同鄉(xiāng)好友照料。

曾氏家信中屢次提到“耳鳴”,此病源于肝和腎上。這說明曾氏的肝、腎亦有毛病。咸豐七年在家中守父喪時,他自言眼睛模糊,寸大的字都看不清。那時還不到五十,已衰老如此。這封信里也說他身體甚弱,不能苦思久坐。不久后還吐過血。所有這些,足見曾氏一生身體狀況不佳。

吸煙有害健康,尤其于肺不利。戒煙多半出自醫(yī)生的勸告,曾氏做到了。

至于他“誓終身不間斷”的三事:茶余偶談、讀史十葉、寫日記,后因環(huán)境大變也有變化。茶余偶談、讀史十葉都沒有堅持下去?,F(xiàn)存曾氏日記中,在道光二十五年三月至咸豐七年十二月這一大段時間里只保留下來一些零散的記錄。咸豐八年六月初七日,曾氏第二次出山。從這天起,他恢復(fù)寫日記的習(xí)慣,直至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日,即去世的前一天。曾氏的日記雖未一貫堅持,然做到這個地步,亦不容易。

二為曾氏在談到自己結(jié)交朋友時說,都是別人先來拜他,他不先拜別人,怕招“標榜以盜虛名”之譏。這里說的結(jié)交之道,似與我們今天所奉行的方式有所不同?;蛟S當時京師風(fēng)氣如此,且不去管它,但下面的一句話值得我們重視:“天下有益之事,即有足損者寓乎其中,不可不辨?!贝苏Z頗有點辯證眼光,乃曾氏的閱歷所得。

第三,曾氏雖贊賞奇才,但不希望諸弟走“奇”一路。曾氏一生信奉“拙誡”,主張?zhí)ぬ崒崳驴喙?,用笨勁。他對諸弟提出的“有志”“有識”“有恒”的要求,亦可以作為所有年輕人的座右銘。

這封信后,曾氏為諸弟附了一張課程表,上列十三項功課,并對這十三項功課逐一做了說明。生在今日,要像曾氏那樣事事處處都如此苛刻地約束自己,恐怕是一樁絕不能做到的事,但作為研究當年理學(xué)信徒如何修身養(yǎng)性的資料,此課程卻頗有一些價值。值得一說的是,在后來,湘軍攻打江寧最關(guān)鍵的時候,曾氏曾以“靜坐”來安定自己的心緒。

同治三年五六月間,曾國荃率領(lǐng)吉字營五萬人馬,在圍攻江寧兩年后已進入最后見分曉的時候。雙方都豁出去了,戰(zhàn)爭打得十分殘酷,吉字營能否取勝,并無把握。當時各方對曾國荃指責甚多,并波及曾氏本人,故此事不僅僅是“公事”,更變成他曾氏家族的“私事”。曾氏的一顆心被江寧戰(zhàn)事懸系著,煩躁不安,無法寧靜。這時他想起了早期京師的“靜坐”功課,于是在安慶江督衙門的三樓上,特辟一靜室。每天下午四五點鐘的時候,他獨自一人,在靜室里坐一個小時:屏去一切思念,凝神枯坐。這招果然起作用:上樓時心亂如麻,下樓時心閑氣定。就這樣連續(xù)靜坐一個多月,直到老九的捷報傳來為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