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扎西德勒(3)

我的名字叫建國 作者:李建國等


我是湖南城步縣人。父親1949年參軍,在林彪指揮的四野當兵,參加過湘西剿匪和解放海南島等戰(zhàn)役,1953年轉業(yè)后分配到西藏工作。隨后母親亦進藏參加工作。父母在雪域高原打造了我。我是第二代“老西藏”。我的童年是在湖南老家度過的,16歲時報名參加了西藏知青筑路隊,從此一把鐵鍬一把十字鎬伴我風餐露宿,那是一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知青條件極差。很少吃到蔬菜,看到蘿卜,白菜,土豆時,我們興高采烈,稱之為“三大萬歲菜”。兩年之中,我先后在林芝,拉薩,那曲等地修公路。在藏南基本是深山老林,高山峽谷中施工,而在藏北,總在茫?;脑稀L貏e是在高海拔地區(qū)筑路,氣溫非常低,白天臉上和手上被凍得裂了口子,晚上睡覺時棉被上結著冰塊。那時候沒有筑路機械,我們用炸藥和鐵鎬開路。一十字鎬下去地面只出現(xiàn)一個五分硬幣大小的白點。由于缺氧,用力稍微大一點,就眼發(fā)黑,腦袋大。但是我們還是拼命地干,因為我們想獲得好評價,早日轉為正式工人。兩年多的野外作業(yè)加上高原特有的強烈紫外線以及風霜雨雪,我變得又老又黑,外觀很慘。1977年秋,全國恢復高考,消息傳到西藏,一位十八軍的老同志對我說,我們當年爬冰臥雪進西藏,為什么?就是為了建設新西藏。搞建設需要文化人。你有基礎,為什么不去考?蠢!

于是我就考了,一考就中,成為西藏自治區(qū)農(nóng)牧學院農(nóng)學專業(yè)的學生。在那里我收獲了愛情,得到了溫柔嫻靜的妻子和英俊聰慧的兒子。后來由于工作,我們一直兩地分居,2001年11月下旬的一天,我在西藏山南地區(qū)一個邊境縣任科技副縣長時,接到拉薩來的電話,妻兒出事了。煤氣中毒,兩天后,妻子脫險了,剛升上初中的兒子卻再也沒有醒過來……

而今,我的兒子被安葬在拉薩公墓,在與公墓一墻之隔的烈士陵園里,長眠著孔繁森。一年多以來,每當我去看我兒子的墳墓時,總要拜祭這位人民公仆的陵墓。冥冥之中,仿佛聽見他對我說:

老文,你要堅強。

是,如鉆天楊一樣堅強!老文,你做得到的!

楊樹是內(nèi)心深邃的先行者。即使在一片茂密的林子里,楊樹也顯得孤獨。在極地的蒼穹下,楊樹挺立一隅,默默無語。當?shù)谝豢|春風從印度洋吹拂過來,像趕末班車一般開始撥開滿世界的積雪,擠進喜馬拉雅山腹地的時候,楊樹開始復蘇,默然長出嫩綠的芽片,暗示一個新的生命周期的到來。這時,援藏干部從內(nèi)地歸來,放下沉重的行囊,與安詳?shù)臈顦涑σ?,誰也不說什么,但誰都明白,深邃代表一種成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