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十字軍運動(2)

牛津歐洲史(第一卷) 作者:(美)羅賓·W.溫克


1.軍事騎士團(1119—1798)早在占領東地中海的過程中,西方人就建立了軍事騎士團。第一個騎士團是“圣殿騎士團”,由一個對艱辛的基督徒朝圣歷程持憐憫態(tài)度的勃艮第騎士于1119年創(chuàng)立。這些騎士發(fā)誓要守神貧、貞潔和服從,并且將總部設在索羅門神廟的廢墟附近——因此命名為“圣殿騎士團”。圣·伯爾納(St. Bernard)在西多修會會規(guī)的基礎上親自為他們制定了章程。第二個騎士團隸屬于古代耶路撒冷的圣·約翰醫(yī)院,因此被稱做“醫(yī)護騎士團”。騎士團由騎士、隨軍教士和聽命于團長的僧侶組成,是圣地最有戰(zhàn)斗力的團體。每個騎士團都有特殊的制服,圣殿騎士穿繡有紅色十字架的白衣,醫(yī)護團騎士穿繡有白色十字架的黑衣。后來,又出現(xiàn)了第三個騎士團,一個純粹的德國騎士團,稱條頓騎士團,?部設在艾克(Acre),他們穿繡有黑色十字架的白衣。

這幅14世紀的縮微畫描繪了十字軍在1099年襲擊耶路撒冷的場景,它是由一位法國人于1337年記述的。領導這次突襲的是布榮的哥弗雷,左邊較遠的一位是隱修士彼得。(The Granger Collection)這些騎士團在圣地擁有自己的要塞和教堂,同時還有可以從中獲取各種產(chǎn)品的村莊。此外,在歐洲,西方的君主們也贈予其大量土地。騎士團經(jīng)常與穆斯林結(jié)盟,而且甚至完全忘記了自己守神貧的誓言,參與到銀行和大規(guī)模財政運作之中。在14世紀早期,法國的腓力四世(Philip IV of France)由于政治原因摧毀了圣殿騎士團。條頓騎士團則將其部分地產(chǎn)和諸多理念傳至近代的普魯士國家。醫(yī)護騎士團首先轉(zhuǎn)移到塞浦路斯,而后又在14世紀早期移至羅得島,1522年被土耳其人驅(qū)逐至馬耳他,并在那里一直存續(xù)到1789年拿破侖奪取該島之時。

2.穆斯林的再征服和后期十字軍運動(1144—1291)十字軍國家能夠存續(xù)那么長久是一個奇跡。并非是那些城堡或軍事騎士團保護了它們,敵對的穆斯林的分裂也起到了同樣重要的作用。當穆斯林統(tǒng)一于一個強有力的領袖之下時,基督徒的確遭受過巨大損失。從12世紀20年代開始,底格里斯河畔的摩蘇爾(Mosul on the Tigris)的統(tǒng)治者贊吉(Zangi),成功地統(tǒng)一了該地區(qū)的穆斯林首領。1144年,他占領了愛德薩,第一個十字軍國家陷落。

作為對愛德薩陷落的回應,圣·伯爾納在歐洲親自布道呼吁第二次十字軍東征。他引發(fā)了巨大熱情,西方的君主們——法王路易七世(King Louis VII of France)和德皇康拉德三世(King Conrad III of Germany)——首次來到東方。但是,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卻令人震驚地失敗了。當法德軍隊路過君士坦丁堡的時候,他們與拜占庭的關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惡化。這很可能是因為皇帝曼努爾一世(Manuel I Comnenus, 1143—1180年在位)為了讓他們盡快渡海而在賣給他們面粉的時候摻入了白灰。

西方軍隊在小亞細亞幾乎精疲力竭。當殘余部隊抵達圣地時,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與當?shù)仡I主陷入一種無望的沖突之中,因為后者唯恐新來者接手王國。1149年,十字軍沒能占領大馬士革,卻引來懲罰。1154年,贊吉的兒子,努萊?。∟ureddin)占領了這座城市,并聯(lián)合敘利亞穆斯林共同反抗拉丁人。

穆斯林再征服的下一個行動是由努萊丁的一名將軍來完成的,后者曾被派往開羅去援助派系之爭中的一方。這位將軍后來成為埃及的維齊爾,并在1169年去世時將職位留給了自己的侄子薩拉?。⊿aladin),后者是十字軍時期最偉大的穆斯林領袖。精力充沛、功勛卓著的薩拉丁將軍把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的穆斯林城市都納入了自己的統(tǒng)治,并將之分封給家族中的忠誠之士。至1183年為止,其兄統(tǒng)治著埃及,諸子統(tǒng)治著大馬士革和阿勒頗(Aleppo),而一些近親則統(tǒng)治著所有其他的重要中心。耶路撒冷王國的內(nèi)部衰落和王位爭奪給予薩拉丁一個時機,而不馴服的十字軍領主違背休戰(zhàn)協(xié)定的行為更給予了他一個借口。1187年,耶路撒冷陷落。不久,除了提爾港(Tyre)和一些城堡外,該王國對基督徒而言已經(jīng)蕩然無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