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面所提,肝臟的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每天分泌1-1.5夸脫的膽汁。膽汁是一種黃色的、棕色的或綠色的黏性液體,呈堿性(與酸性相對)、味苦。如果體內(nèi)沒有足夠量的膽汁,我們平常吃的大多數(shù)食物都不會被消化或只是部分消化。舉例說,為了讓小腸消化及吸收食物中的脂肪和鈣質(zhì),首先必須讓食物與膽汁混合。如果機體沒有適當?shù)匚罩荆砻髁四懼姆置诹坎蛔?。那些未被消化的脂肪還停留在腸道里。當未被消化的脂肪隨著其他代謝產(chǎn)物到達結腸,細菌會將部分脂肪分解為脂肪酸或讓其隨糞便排出。因為脂肪比水的質(zhì)量較輕,如果糞便里含有脂肪,它會漂浮出水面。當脂肪沒有被吸收,鈣質(zhì)也不會被吸收,造成血液中缺鈣。隨之血液會從骨質(zhì)中吸收所需的鈣質(zhì)。事實上,大多數(shù)有關骨密度的疾患(如骨質(zhì)疏松癥)都是由膽汁分泌量不足及脂肪吸收不良引起的,而不是鈣利用率低的問題。很少臨床實踐者意識到這點,因此他們僅僅是開出讓病人們補鈣的處方。
除了分解食物中的脂肪,膽汁還可以去除肝臟里的毒性物質(zhì)。膽汁其中一個較少為人所知卻極其重要的功能是清洗及降低腸道的酸度。
當發(fā)生肝結石或膽囊結石阻塞膽汁流動的危急情況時,糞便的顏色可能變成黃褐色、桔黃色或像黏土一樣的淺色,而不是正常情況的茶綠色。
膽結石是不合理飲食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直接產(chǎn)物。如果在消除了所有其他致病因素后,膽結石仍存在于肝臟內(nèi),那意味著它們將對健康構成極大的威脅,并且導致疾病的發(fā)生及身體過早的衰老。因此,這里討論的關于膽結石的主題是將其作為致病的一個重要原因。下面的部分將描述肝結石存在于機體不同的器官系統(tǒng)所帶來的幾種不同的主要后果。一旦這些結石清除出體外,整個機體將會恢復健康并正常地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