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誤解,此微妙非彼微妙!
舉個例子吧。
他剛來琴行那幾天,除卻第一日的意外不算,之后都是他先起床,然后為我弄一份標準西式早餐。(我是想要吃中式的,不過你總不能叫只會烤吐司的人熬粥吧?)
在我吃早餐時,他會下樓開店門,擦窗擦桌,整理譜架,泡咖啡。晚上關(guān)店的工作,基本也由他負責。至于晚飯那就更別說了,反正我什么都吃,他廚藝也還可以,于是全由他包辦。
簡單來說,之前由我和小媛共同完成的工作,他一個人全負責了。
小媛雖然迷戀帥哥,但在工作這方面和我秉承相同原則--能少做就少做,能不做就不做!畢竟琴行為他提供了免費住宿,索取些回報也是正常的。
那幾天看著他忙忙碌碌的模樣,我腦中就莫名其妙跳出“忠犬”兩個字來。本以為有錢人家少爺不能吃苦,他卻沒那種壞習性。
后來琴行生意有起色,我凝望流沉的眼里總閃著光芒--他就是傳說中活生生的生財工具?。‰m然那人從未要求過琴行要有效益,但能賺錢誰不開心?
在琴行銷售掉一臺三角兩臺立式外加兩把小提琴后,我自動自發(fā)接手了早餐和晚餐的工作,為這個只會做吐司牛排意大利面的混血帥哥,大大展示了一番我的廚藝。
我做菜很好吃。這大約是我所能想到的自己唯一一個優(yōu)點。
尚記得那晚他關(guān)了店門上樓后看到桌上四菜一湯的神情,不能說是很震驚,但對素來鮮少表情的他來說,已經(jīng)超出預計了,甚至連總是淡淡的眉梢都似乎帶了抹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