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上文所說的那樣)元老院想要取消保民官,而平民想要取消執(zhí)政官的過分欲求;這種過分的欲求使他們喪失了理智,因此是他們共同促成了這種混亂。因為,正如斐迪南國王經常說的那樣,人們的行為通常像某些小猛禽一樣,這些小猛禽出于本能驅使捕食,它們如此地渴望抓獲它們的獵物,以致未察覺在它們頭頂上另一只更大的飛禽正要猛撲過來捕殺它們。[此說出處不詳。這里的國王可能是指阿拉貢的斐迪南一世,他從1458年到1494年是那波利的國王;也可能是指天主教徒斐迪南(阿拉貢的斐迪南二世)。
]因此,通過這段討論就可以知道(如在開頭所言),羅馬人民如果想要維護自由,他們犯下了哪些錯誤;以及阿皮烏斯如果想要保持專制,他犯下了什么錯誤。
第四十一章
不經適當的中間過渡,從謙卑突然變?yōu)榘谅?,從仁慈突然變?yōu)闅埍且患幻髦嵌覠o益的事情
阿皮烏斯為了維持專制,使用了一些不當方法;除此之外,并非不重要的是從一種品性過快地跳到另一種品性。因為他通過假裝是一個受人歡迎的人來欺騙平民,他的這種精明運用得很好;他為了使十人立法委員會得以重新任命而采取的那些方法也運用得很好;他違背貴族的預期提名自己為十個立法委員之一,他的這種大膽也運用得很好;他選任對自己有利的同僚,這也處理得當。但是,他處理得一點也不得當的是,當他做完這個之后(根據上文所述),他不經適當的中間過渡就突然轉變性格:從對平民友好轉變?yōu)榕c平民為敵,從一個謙遜的人轉變?yōu)橐粋€傲慢的人,從一個仁慈的人轉變?yōu)橐粋€嚴厲的人;他轉變得如此之快,以致他不管怎樣都無法為自己的表現辯解,所有人都會認清他的險惡意圖。[Livy, III 56.7.
]因為如果有人過去看來是好人,而出于自身的目的想要成為壞人,他就應該經過適當的過渡,利用適當時機實現那種惡;從而在那種不同的性格使你失去原有的支持之前,能夠給你如此多的新的支持,使你不至于失去你的權力;否則,一旦你暴露原形且沒有朋友,你就會垮臺。
第四十二章
人是多么容易腐化
關于十人立法委員會這件事,我們還注意到,人是多么容易腐化,變成完全不同性格的人;[參見Aristotle, Politics, 1308b14。
]無論他們是多么善良并受過多么良好的教育。這只要考慮到在阿皮烏斯左右的那群年輕人是如何因為從他那里取得的一點點好處而開始成為專制的幫兇,以及作為第二任十人立法委員會成員之一的昆圖斯·法比烏斯雖然是個極好的人,如何因一點野心而喪失理智,并且被阿皮烏斯的惡意言行所說服,他的那些好品行變成極壞的品行,變得像阿皮烏斯這個專制者一樣。[Livy, III 41.
]如果好好地檢討這件事,它將使共和國或王國的立法者們更加關注控制人類的欲求,并斷絕他們對于作惡而可以不受懲罰所抱有的一切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