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節(jié)(5)

君主論:李維史論 作者:(意)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即使法比烏斯不同意,他也能夠投入戰(zhàn)斗。由于這一授權,羅馬人民犯了一個錯誤,若非法比烏斯憑借其精明進行了補救,羅馬軍隊就會被打敗。[Livy, XXII 25-30.

]但是,羅馬人民有了這種經歷還不夠,他們后來還任命瓦羅為執(zhí)政官,不是因為他有別的功績,而是因為他在羅馬的所有廣場和所有的公共場所都夸下???,只要授權于他,就能打敗漢尼拔。[Livy, XXII 34-35, 38-39.

]由此才發(fā)生戰(zhàn)爭,才有坎尼的潰敗,并幾乎使羅馬毀滅。[Livy, XXII 46-49.

]

關于這個問題,我還想再舉一個羅馬人的例子。漢尼拔在意大利待了八年或十年的時間,在這個地區(qū)到處大肆屠殺羅馬人。這時,馬爾庫斯·肯特尼烏斯·佩努拉,一個出身極其卑賤的人(不過他在軍中取得了某種職級),來到元老院自薦說,如果他們授權給他,讓他能夠在意大利他所希望的任何一個地方組建志愿軍,他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把漢尼拔交給他們,生則擒,死則殲。元老院認為他的請求很輕率;但是,想到如果拒絕他的那個請求,而后來人民又知道了他的這個請求,難免由此產生一些騷亂和對元老階層的怨恨,所以他們應允了他的請求。寧愿置所有那些跟隨他的人于危難之中,也不愿意激起人民新的憤怒;因為他們知道這樣的政策是多么受歡迎,而勸人民放棄它,又是多么困難。于是,他帶領著一幫烏合之眾去攻打漢尼拔,他剛一交戰(zhàn),就和所有那些跟隨他的人一起被打敗并被殺死。[Livy, XXV 19.

]

在希臘的雅典城,尼西阿斯,一個極有威信和極其精明的人,始終無法說服那里的人民,攻打西西里沒有好處;以致當違背這個賢人的意愿作出了那個決定后,導致的結果是雅典城的完全毀滅。[Thucydides, VI 8-9; Plutarch, Nicias, 12.

]當西庇阿被選任執(zhí)政官后,通過許諾徹底摧毀迦太基的方式要求把非洲分給他作為行省,由于法比烏斯·馬克西穆斯表示反對,元老院沒有同意這個請求;于是他威脅要把此事提交給人民,因為他非常清楚,人民是多么喜歡這樣的決定。[Livy, XXVII 40-45.

]關于這個問題,可以舉我們這個城市的有關例子。例如,佛羅倫薩軍隊的統(tǒng)帥埃爾科萊·本蒂沃利奧大人偕同安東尼奧·賈科米尼在圣文森佐打敗了巴爾托洛梅奧·德·阿爾維阿諾之后,去圍攻比薩。此舉是人民根據埃爾科萊大人許下的大膽諾言而決定的,雖然有許多明智的公民指責此事;但是,人民并沒有糾正它,因為推動他們的正是基于統(tǒng)帥大膽諾言之上的普遍意愿。[佛羅倫薩人在圣文森佐取勝后,又根據八人委員會和大委員會的命令于1505年攻打比薩,并且得到最高行政長官索德里尼的支持。馬基雅維利受命攜帶攻城的指示去見本蒂沃利奧和賈科米尼,這次攻城戰(zhàn)以失敗告終。

]

因此,我認為,要使一個人民擁有權力的共和國毀滅,最容易的方法莫過于讓它投身于宏大的事業(yè);因為,假如人民對于作出決定有某種影響力,這樣的事業(yè)總是會被接受。對此,那些持異議的人也毫無辦法。但是,如果由此導致城邦的毀滅,那么由此還導致 也更為常見 那些被指定擔任這種事業(yè)的領導的公民個人的毀滅;因為,人民相信會勝利,而結果卻是失敗時,對此人民既不怨命運,也不怪主持此事的人客觀上不可能完成此事,而責怪他的惡意和無知,并且大多數時候會把他處死或者監(jiān)禁或者放逐。迦太基有無數統(tǒng)帥以及雅典有許多統(tǒng)帥都發(fā)生過這樣的事情。他們過去所取得的任何勝利都于事無補,因為當前的失敗將它們全都一筆勾銷。如同在我們的安東尼奧·賈科米尼身上所發(fā)生的那樣,由于他沒有(像人民所確信的和他本人所許諾的那樣)攻克比薩,他失寵于民,以致雖然他過去有無數功績,但他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