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說北方是上帝獨有的領(lǐng)地,那么東方就是“光明之地”,需要敬畏。哈欽斯先生跟他的讀者解釋了原因:
“……東方是光之源,也是知識之源?!?/p>
艾伯特·馬奇在他的《百科全書》中引用了法國共濟會作家艾特納·弗朗克斯·貝索特(Etienne Francois Bazot)的話:
“共濟會成員對東方的敬畏與原始宗教有一定的關(guān)系,原始宗教是太陽崇拜的起源?!?/p>
雷克斯·哈欽斯接著告訴他的讀者被稱為太陽騎士的25級會員的入會儀式會有圍著房間繞佛的傳統(tǒng),他寫道:
“天空應該裝飾成有月亮、金牛座和獵戶座的樣子,其中南方是一束偉大的光,一塊巨大的玻璃,代表的是太陽。
從物理意義上講,這一束明亮的光來自太陽,其透明性讓光亮削弱了很多。在象征意義上,太陽、或者這一偉大的光是真理,而那束不太明亮的光是人類用來象征真理的?!?67
馬奇先生接著討論了繞佛儀式,他說,這一儀式:
“在共濟會儀式中也存在。
……人們總是繞著圣壇走3圈,同時唱著圣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行走是模仿太陽的運轉(zhuǎn)。”
然后他進一步作了解釋,幫助讀者了解這一儀式的目的:
“轉(zhuǎn)佛儀式顯然指的是太陽崇拜……”
但是,在他寫的另一本書中,馬奇先生直接說這一儀式是跟太陽崇拜有關(guān)的,在《共濟會手冊》(Manual of the Lodge)中,他寫道:
“異教徒國家的轉(zhuǎn)佛儀式指的是拜星教和太陽崇拜的偉大教義?!?/p>
在百科全書中馬奇先生將拜星教定義為:
“對太陽、月亮和星星這些天空的主宰的崇拜,人類早期,在波斯、卡爾迪亞王國(古巴比倫人的一個王國)、印度以及其他一些東方國家都有這類崇拜?!?/p>
他又加了一些很隱秘的評論:
“……盡管共濟會中不存在太陽崇拜的教義,我們在轉(zhuǎn)佛儀式中還是發(fā)現(xiàn)了其痕跡……”
可以猜想到馬奇先生想要表達的是什么:共濟會膜拜的不是普通的太陽,而是大寫的太陽(神圣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