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錢啊
想要重新開始,但是手中卻沒有錢。
周圍也沒有能借給我錢的人。
我又要打消自己的想法了嗎?
這里有兩個人。
一個是日本人,在他9歲時,父親的公司倒閉,之后以擦皮鞋和賣報紙來維持著生計。他的頭腦中一直都有重新開始事業(yè)的好點子,但是身上卻只有100日元。按人民幣來計算,約合8元錢。
另一個是美國人。他的媽媽未婚先育,所以他被迫在養(yǎng)父母的撫養(yǎng)下長大。他雖然考上了大學,卻因為經(jīng)濟不允許只能退學。當決定要和朋友開始創(chuàng)業(yè)時,他的手上只有1300美元。按人民幣來算的話,約合8500元。
他們用這么一點兒錢,能夠做些什么呢?
第一個人從9歲開始,在自行車商會做學徒。因為父親的事業(yè)垮臺,所以他年紀輕輕就得出來工作。他在那里幫技術工做事,所獲得的工資只夠他一個人解決吃飯問題。但是,他卻比任何人都誠實。
有一天,主人看到他工作的樣子,就對他說:
“小家伙,你這么小挺有眼力見兒的呀!要不要做這個試試呢?”
伶俐而又誠實的他,得到主人的信任,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很快他就成為了正式的技術工。
他開發(fā)出提高燈泡插口功能的新技術時,年僅24歲。當時他擁有的本錢只有100日元。不僅無法蓋工廠,甚至連基本的材料都無法購買。
但是,他的事業(yè)卻開始了。他開發(fā)的“雙插口”,從簡單的家電產(chǎn)品到尖端的電器產(chǎn)業(yè)和原材料產(chǎn)業(yè)都能使用。然后,在20世紀80年代,他被日本人稱為“管理之神”。在退休之前,他對公司的管理者說了這樣一句話:
“請大家想象著10年以后來管理公司。而我會盯著100年之后來改造社會。”
他遵守了這個約定。他雖然僅僅用100日元開始創(chuàng)業(yè),但是在他退休時,用了100日元的1億倍100億日元,創(chuàng)立了培養(yǎng)日本政治、經(jīng)濟人才的教育機構(gòu)。
下面我們聽聽第二個人的故事吧。
他的情況也不樂觀。從小跟著養(yǎng)父母長大的他,因為家中拮據(jù),只得退學,但是他依然堅持到學校聽課。他所聽的課與之前的專業(yè)無關,都是哲學和文學。這樣的日子雖然貧窮,卻十分自由。而這段時間的學習后來成為了他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那時他認識了一位朋友,斯蒂夫·沃茲尼亞克,一個非常精通計算機的小伙子。他們志趣相投,通過不斷地試驗與努力,終于親手制造出一臺計算機。他們抱著計算機就跑到了市場。當時,他們的手中只有1300美元。
雖然他們的第一部作品很粗糙,但是市場的反映相當良好。就這樣他們小小的事業(yè)開始了。
幾年后,他們偉大的作品公布于世。那是超越原有計算機概念的新作品。但是在他30歲的時候,竟然遭受被公司解雇的屈辱。而且還是在自己的公司,被自己親自選拔的經(jīng)營團隊所趕走。
他心中的痛難以用語言形容。有一段時間他近乎絕望,后來他用剩下的資金開了新的公司。但是,連新公司也倒閉了,他走到了人生的最低谷。大家都認為,他無法重新站起來。如果換做是一般的人,也許真的就此一蹶不振。
但是,他卻像不懂得“放棄”為何物一樣,重新做起計算機動畫片事業(yè)。就這樣他以一部3D動畫片華麗地復活了。然后,他回到了最初創(chuàng)辦的公司,從此展開了自己夢想的翅膀。他在公司開發(fā)了計算機、手機音樂播放器等等。他的名字在瞬間被世人所知。今天,他的公司成為了“卓越的技術和獨特的設計理念”的代名詞。
這兩篇簡短的成功記,是兩位用很少的錢發(fā)家并最終成為世界上最有名的管理大師的真實故事。第一個人是松下公司的創(chuàng)立者松下幸之助,第二個人則是蘋果公司的創(chuàng)立者,也是ipod的開發(fā)者史蒂夫·喬布斯。
在漫長的人生中,
你擁有多少資產(chǎn)并不重要。
在翻找錢包和口袋之前,
請先看看自己的內(nèi)心。
看看自己是否渴望成功,
是否有必勝的信心,
是否有熱愛他人的情操。
只要擁有這些,
即使只有100日元,或是只有1300美元,
你也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