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瑞雪(1)

槍桿子:1949 作者:張正隆


一、統(tǒng) 帥

河北薊縣孟家樓平津前線司令部,林彪濃眉下的一對目光,在傅作義的一字長蛇陣上梭尋著,很快在“南口”兩個字上聚焦了。

“小譚,記錄?!绷直胱炖镎f著,腳下開始踱步。

秘書譚云鶴趕緊抓筆攤紙,邊聽邊記。

這是一封給中央軍委的電報:

為保證確實殲滅傅作義全部及南口之十六軍,我們意見以先到之第三、第五兩個縱隊立即經(jīng)平谷與順義附近,以五六天行程插到南口附近,參加作戰(zhàn)。屆時,如平張間戰(zhàn)役結束,則我之先頭兩個縱隊,即轉至北平、通縣以南,防平敵南退;我后到之各縱的行動,擬以爾后北平敵情決定。如平敵繼續(xù)退天津,則我各先到縱隊,均插至北平東南堵?lián)魯橙恕H鐚脮r已判明敵守北平,則以我后到部隊包圍唐山和切斷平津聯(lián)系。

12月8日早晨,在西柏坡正要吃飯的毛澤東,接到“林羅劉”的這封電報,立刻有些火了:這個林彪,簡直糊涂!我們的目的是斷絕敵人海上逃路,平津敵人的逃路是海口,他卻要打南口!

據(jù)說,那幾天毛澤東脾氣挺壞,原因是有人未能理解他的戰(zhàn)略意圖,行動上不是慢半拍,就是快半拍。像中央軍委已經(jīng)命令東野先遣兵團繞過密云,直出平綏線,11縱卻去打密云,險些誤了大事。

毛澤東有些激動地站起來,馬上給林彪復電:

你們想以第三、第五兩縱去打十六軍,在全盤計劃上是不妥的?!谄浇蛭锤魯嗟臈l件下,如果你們除程黃外再使用兩個縱隊去打南口的十六軍,并把十六軍消滅了,那就有迫使北平之敵早日逃至天津、塘沽的危險。

兩天后的傍晚,“林羅劉”回電了:

已令三五兩縱全力向南口前進,抓住南口之敵和防止平敵繼續(xù)北援,并在南口以南尋機殲敵。該兩縱統(tǒng)歸肖勁光、陳伯鈞指揮。五縱本晚以強行軍出發(fā),估計十二號早晨即可到南口附近。

看著電報,毛澤東睿智的目光,很快窺見了其中的妙處:先打南口,趁勢南下,進占豐臺。

豐臺是平津、平漢兩條鐵路的樞紐,北平的門戶。占領豐臺,就可切斷北平與天津的聯(lián)系,堵住北平敵人南逃之路。豐臺又是北平的后勤基地,汽油、柴油、槍炮彈藥、被服糧秣,整個一個大軍火、軍需庫。把豐臺抓在手里,就等于掐住了敵人的脖子。

11日9時,毛澤東復電:

十日十八時電悉。

(一)同意五縱本日繼續(xù)向南口附近開進。

(二)三縱不應去南口,而應開至北平以東、通縣以南地區(qū)。

(三)十縱原地不動。

(四)理由詳另電。

其實,不用“詳另電”中的“三縱決不要去南口……”,林彪也會猛然醒悟:如果3縱也去了南口,就會在平津間留下空白地帶,可能使北平之敵趁隙逃往天津。

一會兒這么想,一會兒那么想,一個腦袋還經(jīng)常打架呢,更何況兩個腦袋,意見分歧原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問題不在于幾個腦袋,多少種意見,而在于哪個是正確的,大家都要服從真理。

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的勝利,是在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指揮下取得的。遼沈戰(zhàn)役中的南下北寧線,平津戰(zhàn)役中的“隔而不圍”、“圍而不打”,堪稱兵家絕唱。但是,將帥千慮,難免一失,毛澤東畢竟是人不是神。而戰(zhàn)爭年代的林彪和毛澤東,則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幾近天衣無縫,萬無一失。

比之傅作義和蔣介石呢?

19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致電林彪、羅榮桓、聶榮臻:

為著統(tǒng)一領導奪取平、津,并于爾后一個時期內(大約有三個月)管理平、津、唐及其附近區(qū)域一切工作起見,中央決定以林彪、羅榮桓、聶榮臻三同志組成總前委,林彪為書記,所有軍事、政治、財經(jīng)、經(jīng)濟、糧食、貨幣、外交、文化、黨務及其他各項重要工作均歸其管轄,以一事權而免分歧。

林彪——“華北王”。

之后,是“中原王”、“中南王”地一路“王”下去。

這一切之前,是“東北王”。

而這一切,首先在于毛澤東的信賴和林彪的不負這種信賴。

從紅4軍到紅1軍團,再到115師,毛澤東一直把中國共產黨的武裝力量中主力的擔子,讓這個“娃娃”扛著,其職務擢升之快也是不多見的。而從江西反“圍剿”,到長征路上闖關奪隘,再到平型關大捷,林彪這個“娃娃”也真爭氣,讓人服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