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蕓蕓眾生,生病總是無以避免。諸多病人經由醫(yī)師之手而藥到病除、恢復健康,頗多“病樹前頭萬木春”之喜。但其中很多人由于不注重養(yǎng)生,一段時間后又舊病復發(fā),或更添新病,不得不又回到診室求治,真有“前度劉郎今又來”之憂??!
其實,天下萬病的“病根兒”,在《黃帝內經》最著名的篇章――“至真要大論篇”中,被歸為至簡至要的十多條。黃帝對自己的老師岐伯說,我所教授的醫(yī)生們,達不到十全十美的治病效果,我卻很想讓他們的療效更加卓越,讓所有醫(yī)生們都能掌握工巧神圣的治病技術,你能告訴我天下萬病的病根兒(病機)究竟是什么嗎?
岐伯則毫無保留的傾囊相授:“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諸寒收引,皆屬于腎。諸氣?郁,皆屬于肺。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諸熱瞀?,皆屬于火……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p>
從古至今,歷代中醫(yī)醫(yī)家無不把《黃帝內經》的病機大論視為臨床治病救人最重要的法則,這段文章的篇名為什么叫“至真要大論篇”?明代醫(yī)家吳?解釋說:最高尚的道理,叫“至”,就是至高無上;完全真實、絕無虛假的內容,稱為“真”;抓住重點和關鍵、讓人一通百通叫做“要”。
世間萬病的“病根兒”,被歷代醫(yī)家依據《黃帝內經》所提病機,精簡為“氣虛,陽虛(虛寒),津虛,血虛,陰虛(虛熱),虛風;氣滯,陽盛(實熱),痰濕,血瘀,陰盛(實寒),實風”十二種病性與表、里、半表半里等病位。正是這些“病根兒”,排列組合出了成千上萬種疑難雜病(如濕熱、風寒、風熱、風濕熱……等等)。而為了讓中國老百姓能夠通俗易懂的接受,陳建國主任又將其精簡為“表里、寒熱、虛實”三把鑰匙。
用這“三把鑰匙”,既可以治病,又可以養(yǎng)生。中醫(yī)講求“對證下藥”,每個人的體質或病根兒都有可能不同,養(yǎng)生就必須針對不同的“證型”來進行,這才是最見成效的“辨證論治、對證養(yǎng)生”啊!
2010年6月26日
寫于北京孔伯華醫(yī)館
人命千金貴 頤養(yǎng)萬年青
我是一名中醫(yī)醫(yī)生,這個職業(yè)就是“活人”和“閱人”,雖不敢說活人無數、閱人無數,但在十幾年的從業(yè)歷程中,每天都在長進,尤其是我的患者,他們對健康的渴求,把我?guī)С隽藬嗖¢_方的職業(yè)常軌,就像傳說中的古人煉丹一樣,一點一點地“煉”就了我對疾病、對健康的一些殊為寶貴的經驗和感悟。每當我的患者,在采信了我的這些經驗和認識“補益”了他們的健康,我的經驗和感悟成了他們的“維生素”、成了他們的“氨基酸”、成了他們的“人參”、“黃芪”,我是多么幸福??!通過幾年的積累,我終于能夠借這本書和千千萬萬的讀者一起分享我的那些經驗和感悟,我的內心更是朵朵蓮花次第盛開。
人命至重貴于千金,所以藥王孫思邈才把自己的醫(yī)學著作命名為《千金方》。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惜的是,我們卻往往要無可奈何地在就醫(yī)方面花費寶貴的時間和錢財,甚至要耗費情感和意志。為什么醫(yī)院越建越多、越建越大,就是疾病的“蓬勃發(fā)展”造成的。
我生性天真、單純,有時候在給患者看病的時候,都忍不住想,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患者變得少一點,也好讓自己“清閑”一點呢?理想的答案當然就是讓大家健健康康的,少生病、甚至不生病。